第290章 立下軍令狀(2 / 2)

東西上來之後,張元慶就開始吃了起來。他吃相算得上狼吞虎咽,並沒有啥領導的包袱。

何勝歎看到他吃那麼香,慢條斯理吃了起來。

“現在日子還是好過的,我幾歲的時候,家裡經常吃不飽飯。到十幾歲的時候,還有著饑餓的記憶。”

何勝歎慢慢談著自己過去的事情,張元慶放慢了吃飯的節奏,聽著他訴說。

“我是退伍之後回到鎮子裡麵,那個時候已經改革開放了,到處都在解放思想。我年輕時候有個領導,特彆解放思想,說是要帶著大家脫貧致富,於是搞了鄉鎮企業。鄉鎮企業起來之後,他貪了不少錢,後麵再也沒有見過他。

等我乾副鎮長的時候,來了一個年輕的鎮委書記,找我徹夜談心,說是要發展特色農業。後來在外麵弄了果苗,大麵積種植經濟作物,結果銷路出了問題,所謂經濟植物爛在地裡。當時鎮長背了鍋,作為一把手,這小子調到了其他地方,混得竟然還不錯,據說還是啥經濟領域專家……”

在談及這些人的時候,何勝歎的眼裡毫不掩飾地流露著厭惡的神情。

“90年代‘陣痛期’,來了新的鎮委書記,他也跟我們說要解放思想。鼓勵鄉鎮企業發展,卻把把集體資產全部賤賣。乾了五年,這小子出國了,據說一家人已經過上了資本主義的上流生活,調查下來才知道是裸官。

等到我乾鎮委書記的時候,手下的鎮長也有跟我說啥子要發展、要振興。嘗試過開了一個采石場,結果盲目開采導致山體滑坡,我帶著鎮子裡麵青壯勞動力,用了近三年時間才修複了……”

何勝歎說到這裡的時候,他這才看著張元慶:“年輕人,我不是不信任你。我跟這片土地的很多老百姓一樣,被騙怕了。你可知道很多老百姓,他也就祈禱過些安生日子,能夠替他們辦點實事,官家的人少找點麻煩,就謝天謝地了。

我不是沒有機會去縣裡,我乾了三個鄉鎮的一把手,期間縣委組織部找我談過多次,甚至給我一個副處的待遇。我一直沒有走,因為我就是這片土地長大的,我知道我就跟這裡的黑毛豬、土雞一樣,靠著老百姓養肥的,早晚也要還給老百姓。你懂不懂?”

張元慶停下了動作,良久歎息了一聲。這位老書記的固執,未必就沒有道理。

何勝歎喝完稀飯之後,掏出了香煙,自己點了一根,給張元慶發了一根。

張元慶接過香煙點著了,他重重吐了一口氣後說道:“何書記,我的確沒有你的覺悟,但是我也是農民的兒子,我在農村長大。進入體製內,哪個沒有暢想過做出一番事業。現在就有一個機會,摸著石頭過河,河水湍急,可也要想辦法過。”

何勝歎說道:“我年紀大了,就剩兩年了。”

這番話既有無奈,也有一些說不出的愁緒。

張元慶卻斬釘截鐵說道:“何書記,我敢立軍令狀!”

何勝歎抬頭看著他,目光淩厲了起來:“年輕人,軍中無戲言!”

“若是我做不到,我向組織辭去一切職務,咱們立個字據,我簽名畫押。字據立給你,我真的做不到,你就公開,讓大家都看看我醜惡嘴臉。”

張元慶堅定的目光,盯著何勝歎。

他要拿自己未來的名聲去賭,賭這位老書記的點頭。

香煙抽完,張元慶埋頭將沒有吃完的東西吃完。

“唉,年輕真好。”何勝歎說著緩緩起身,“你慢慢吃,我在辦公室等你。”

何勝歎丟了一句話,轉身向鎮政府而去。他的背影有些落寞,看著他向大院而去,仿佛如同話劇演員謝幕後的背影。

一出好戲,最終也有謝幕的時候。因為這一出戲不謝幕,那麼另一場戲就沒有辦法上場。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是曆史規律,人力不可抗衡。

張元慶並沒有喜悅,隻有如山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