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師尊伏吉子(1 / 2)

暗殺王 今年六十二 6545 字 1個月前

《暗殺王》全本免費閱讀

師徒兩人冷場了數百息時間,畢成問:

“師尊,神界有沒有高山?我想去山頂修煉。”

伏吉子忽然笑起來:

“有,我居然忘了,你應該去問道山,那裡是大部分正神必去的地方。好,這個想法好,我找一個給你帶路的。”

伏吉子離開,不到百息時間就帶來一個姑娘:

“清靈子,一品正神,這幾天正準備去問道山,給你帶路,你們兩人正好作伴同行。”

畢成心裡狐疑,莫不是變著法給我牽線做媒吧?但既然到了這一步,作伴同行沒有什麼,即使這是牽線做媒也不要緊,事情都在自己把握中。

“好,謝謝師尊,謝謝清靈子正神。”

出門一看,清靈子帶來隨從二十人。

清靈子嘻嘻一笑說:

“畢齊成,有幸和你同路,我們走吧。”

畢成望一眼清靈子,心說:

“妖孽!”

細長而明麗的鼻子猶如一根玉笛,小口紅潤得像兩瓣花瓣,圓潤的額頭和紅潤的臉蛋都讓人想入非非,細腰上束紮著一根金色飄帶,寬大的衣袖外是白淨得讓人按捺不住想撫摸的欲望,滿含笑容又充滿莊嚴的麵容卻讓人不敢稍有猥褻。

可怕的是那一頭飄逸的烏發,時不時隨著清風飄灑到畢成的臉上,畢成是不是瞥一眼,看到的是一眼溫柔兼帶肅穆。

“妖精!”

畢成心裡再罵一聲。

二十二人一路遊玩,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個月後到了問道山。

山下有一小鎮,神來神往,絡繹不絕。食店、客店、尋樂場應有儘有,卻是與凡間無異。

畢成心裡隻有神秘的問道山,在山下瞥一眼眾神立即上山,很快就進入仙霧迷蒙的山腰。

幾處棗樹正在開花,樹下三三五五坐著一些正神,或下棋,或品茶,或看書。

又有許多清潭掛在山腰,潭邊有神人撫琴問音,有神人互答攀道,一個個醉意迷蒙,都不知自己是潭裡遊魚還是潭外遊客了。

忽見一塊巨碑擋道,碑前數千神靈打坐閉目,一個個神情肅然,神遊虛冥,猶如石物。

一個剛來的女神指著其中一個額頭有一個“王”字的老頭說:

“萬年前我來此時他已經這樣石化,嗨,現在依然。”

畢成吃了一驚,仔細觀察,那人仍然活著,隻是沒有一絲氣息。

抬頭一看,驚訝地看到石碑上麵刻著的居然是自己在黑海龍宮石碑上麵看到的《心境修煉三境經》:

見善喜之,遇惡恨之,愉則近,厭則棄,喜憎於形,世人心境第一境也!

見喜不興,遇惡不憤,恨而不聲,怒而不爭,世人心境第二境也!

眼不見善惡,心不興怨恨,無喜無惡,空心虛意,無法無天,世人心境第三境也!

一境為凡,百年輪回,永恒紅塵。

二境偽仙,可壽千萬,泯然紅塵。

三境正神,天地可滅,正神永恒。

天若有情天亦老,地若有恨地必崩。

凡見因果者皆不得永恒。

斬因方可無果,無因果即為永恒。

畢成仔仔細細看了一遍,和記憶裡黑海龍宮石碑上麵的沒有一字之差。

轉過石碑,在後麵看到一行大字:

“問道先問心,心境四成者,九品俯拾即是猶如樹下摘葉。”

心境四成?不是隻有三境嗎?三問不該是三境?

畢成想了想,回望清靈子和她的二十個護衛:

“有沒有在此靜悟的想法?”

護衛一個個望清靈子,清靈子搖搖頭說:

“我才不做石頭呢!”

畢成此時對心境三問四問很看重,但也知道這心境的修煉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期修煉並離不開世俗的磨礪。

如果坐在這裡望著幾行文字就可以堪破心境,那絕對是笑談。

山勢漸漸地陡峭,走了兩天仍然望不到頂峰。

忽然豔陽透過樹梢灑下一片金星,眼前出現一片數萬畝的花海,各種各樣的鮮花爭奇鬥豔,一陣陣芳香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