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華港基金與誌文小學(1 / 2)

中秋之後的第三天,假期結束,陳誌文回到辦公室後立刻讓安琪叫來了李浩楠。

“陳生,您的意思是,我們自己做慈善基金?”在聽完老板的描述後,李浩楠立刻明白了意思。

“對,我們自己做,自己成立相應的公司,初期的資金,我來負責,以後的話也可以從社會中募捐。”陳誌文點點頭說道:“我不相信其他人,倒不是說所有人都是壞的,但這個環節有太多的人,錢給了彆人,就很難控製了。”

不排除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人,是真心為了慈善,為了善良,甚至為了他人而犧牲自己的生命,比如前世,陳誌文就認識一個主動去非洲做無國界醫生的朋友,那一年,是2014年,西非埃博拉大流行。

但偽善的人更多,特彆是那些非基層的管理層,基層跟他們完全是兩回事。

“自己管理的話也沒問題,那這個慈善基金主要方向是什麼?”李浩楠問道。

“兒童教育、兒童醫療,這是我們的第一個方向,最好就是與港府商量一下,在九龍那些偏僻的地方,我們出錢建學校,最好的話可以讓港府那邊解決師資問題。”陳誌文說道。

這一點,他早就想好了,慈善這個概念太大,治療、教育、扶貧、養老、修路搭橋甚至植樹造林都算慈善,這裡麵還會細分出很多小項,每一小項都需要海量的資金。

沒什麼人能夠有能力覆蓋所有分類,即使國家也很難,但先做哪一種,哪一種最重要,會讓人糾結萬分,特彆是有能力且真心想做慈善的人。

支援一個孩子讀完大學的費用也許可以救上百名陷入饑荒危機中孩子的性命,這兩種慈善哪一個更重要?

無法回答。

所以國際慈善基金會有一點也明確說明:“慈善沒有先後重要之分”。

因為如果有,就會有很大的爭議,所以任何人隻要做慈善,不論是哪一種,做就行了。

考慮再三後,陳誌文選擇了從兒童方麵入手,相對來說,香港這邊,很少真的有窮的吃不起飯的人,如果是未來內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建小學?這不是問題,香港有很多地方的學生需要走路很遠去另外的學校,我們多建一些學校港府肯定很願意合作,就是數量方麵?”李浩楠問道。

“先建個5座吧,不夠的話我們再加。”陳誌文想了想說道,香港隻是一個城市,其實也不需要太多的小學,目前的香港差不多有300多座小學,自己也不可能建個幾十座,會超過實際所需要。

“那小學的名字,叫什麼?”李浩楠接著問道。

“誌文小學,怎麼樣?”陳誌文帶著笑意說道,昨天心中有了建小學的想法後,本來也沒在意名字,但突然發現,自己的名字後兩位,似乎挺適合當學校名稱的:“誌文”。

“誌文,好名字啊,董事長的名字,放在學校前麵一點也不彆扭,渾然天成啊。”李浩楠回味了一下,笑了笑說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