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破迷霧(2 / 2)

禦賜府邸朱漆曲展廊廡,聖旨封任戶部尚書。

然,世道艱險,這位初入官場的新人未免太顯稚嫩,對權利的欲望更是昭然寫在臉上。

正興四年的皇宮,正上演著一場血雨腥風的爭權之戰,鋪天蓋地般的謠言不絕於耳:新帝蕭黎定弑兄奪位。

原主踏在這場浩劫之中,躊躇不定,也正是這場謠言引發的無聲爭亂和她的貪婪欲望,讓她慘遭陷害一朝跌入泥潭,貶至戶部侍郎中......

林韻躺在床上,眉頭緊皺,集中精力試圖獲取更多原主的記憶。

那時正興初年。

先帝在位,膝下有三個皇子。

大皇子蕭定權乃皇後所出,性子聰毅持重,心懷蒼生,是為太子,有帝王之氣。

二皇子蕭黎安便是如今坐在金鑾殿禦倚上的這位,算來兒時算得上命運多舛。其生母許嬪在生下蕭黎安過後,許氏一族卻被揭發通敵叛國,一族被流放崖州,其母許嬪不堪言論懸梁自縊身亡。為保皇子,蕭黎安滿月時就被過繼到皇貴妃膝下扶養。想來這位皇子在皇貴妃膝下日子過得不錯,竟養成了一副遊手好閒頑劣不堪到處闖禍的性子,種種因果加起來,蕭黎安是先帝最不盛寵甚至可以算得上是直接放棄的皇子。

三皇子蕭元承為皇貴妃晚年所出,性子雖不似太子穩重,卻也算得上聰穎,是為可塑之才。

都說世事難料似浮雲,東都不過安定了三年,便有人坐不住了。

正興三年,北部匈奴大舉進犯,為替父皇穩固基業更為收取民心,太子蕭定權率軍親征。

豈料在進軍時中了敵人的奸計,蕭定權缺乏實戰經驗,指揮混亂導致兩萬精兵拚死抵抗也沒能等到援軍抵達。

蕭定權後方大軍被斷絕陣外,得知主帥被困在鎮中,將士們紛紛殺紅了眼,誓死重創匈奴。

冬日嚴寒,白骨露野,血染大地。

眾將士見到蕭定權時,人跪在萬千刀劍中,早已沒了生氣。

匈奴此戰亦損傷慘烈,這場大戰,雙方都草草的收了尾。

太子效死疆場,舉國報喪。

先帝來不及悲痛欲絕,更來不及思索其中是否有貓膩,連夜來坐在龍書案前焦眉愁眼。

匈奴來犯暫且壓製住,眼下朝廷局勢卻讓人不得不防。

如今宦官意欲乾政,丞相意圖謀反,身為帝王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眼下沒了東宮太子牽製,單單一個文官集團,何以安之!

是冷冽的冬,龍書案上的禦茶已經記不清換了多少次。

先帝看著自己膝下的兩個皇子,心中有了定論。

是夜,急昭命人進宮擬好禦書。

然世事難料,宮中人人居心叵測包藏禍心,綸音泄露,朝廷內暗流洶湧,一場無聲的奪權之戰也由此拉開序幕。

夜色濃鬱,冷風橫掃,風雪漫卷,宮中泛著一片死寂。

“三皇子通敵叛國,畏罪自裁在昭陽殿!”來報的太監尖銳嗓音似是要劃破天際,將皇宮點燃大半。

昭陽黨幾個時辰前還在談論自家主子太子之位已穩,各個喜不自勝。沒成想適才入夜沒多久,宮中便傳來了三皇子畏罪自裁的消息。

消息過於蹊蹺,卻無人敢去深究。

最後的獲利之人無非有三個,一個是二皇子蕭黎定,丞相薛妟,樞密使沈知明,然而這三位,都是他們惹不起的大人物。

危難之時,人心便也顯現出來,原先齊心協力的昭陽黨此時卻也臨陣倒戈賣主求榮。

三皇子昭陽殿內劍拔弩張,側立的侍衛紛紛屏氣懾息,寒毛卓豎。

先帝手裡拿著三皇子生前親筆遺書,急火攻心生生吐了口血。

身邊的吳公公見狀急忙上前扶住了龍體,喊道:“來人,快!快傳太醫!”

......

正興三年隆冬,皇帝身體每怳愈下,不出半月餘,宮中便傳出皇帝駕崩的消息。

彼時丞相薛妟和樞密使沈知明難得沆瀣一氣,共同傭立二皇子蕭黎安坐上皇位。

在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