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條不平坦的泥路;腳下踩踏著的小花小草;前頭被顛的晃來晃去的包裹,雲蘇暗想果然如秦支書說的那般,隊上的人極少出山。
這開辟出來的路都長草了都。
五個新知青中李明陽和胡浩的性格特彆活潑健談,一路上充斥的全是他倆和秦支書的說笑聲,也因此雲蘇對第三大隊有了更多的了解。
其中,最令雲蘇震驚的是,秦支書今年剛五十歲,還算是在壯年,並不是她所猜測的七十古稀老者。
驚詫過後,雲蘇看著這四麵大山,目之所及都是草木茂盛的荒山野嶺,腦子逐漸轉過了彎。
前世,國家蓬勃發展,經濟發達,老百姓們的日子好過了,精神麵貌自然不一樣。
但這個時期的人們和雲蘇長大的時代不一樣兒,其中艱辛從秦支書那黑瘦、滿是老繭的大手上足以窺見一二。
次日一早,天剛擦亮,在山洞湊合著歇息一晚的眾人被秦支書叫醒,踏著還滴著晨露的小草再次啟程前往插隊。
眾人一路疾行,四周的草木眨眼間被甩到了身後,遠遠地聽到第三生產大隊下工的銅鑼響了三回,又再走了小一會兒,一行六人這才趕到了地兒。
在老鄉們熱情的招呼下,秦支書帶著新知青們來到了知青點。
知青點是一座大四合院,據說是以前老地主的祖屋,後來老地主的兒孫一個個的跑到外頭打仗去了,留下來的人慢慢的一個個也都沒了,這才空下了這個屋。
四合院後來被收納為隊上的公共財產,有不少社員想要租賃,但相爭的人太多了,恰好上頭分配了知青下來,讓隊上給安排住的地方,還劃分了安置費,於是這屋子就成了知青點。
四合院北麵正房住著先雲蘇幾屆的女知青12人;東麵廂房住著男知青10人;西廂三間屋被相隔成六個屋,分彆住著六對已經結婚的知青;南麵的三間倒座房分彆是灶房、囤過冬柴火的柴房、被知青們休整過的茅房。
雲蘇在老知青們的招呼下來到正房,走近一看,三間屋子全被修整了占據一半屋子的寬大土炕,除土炕外,屋裡還有一張長桌和配套的長凳;靠牆有一排衣櫃;一側還有一排上下三層的木架子,上麵擺放著搪瓷盆和毛巾。
看三個屋的差不多,雲蘇和張麗最終在人少的左側屋定了下來。
這屋裡一共睡了三人,分彆是來自滬市的江曉秋;深市的沈蓉;黑市的魏紅亮。
作為已經插隊了8年的老知青,江曉秋算是知青院兒裡的老大姐,這會兒接待女知青的也是她。
江曉秋指著接到有新知青要來,提前空出來的炕位熱情道:“這兒有兩個位,我們都收拾乾淨了,你們把被褥放上去就能睡。”
雲蘇看了下,是邊緣的兩個位,想了想,將被褥放到了最邊緣上。
雲蘇這人比較獨,不太習慣和彆人睡一起,選擇最邊緣的話多少還有一麵可以呼吸。
不過這也就是緩兵之計,知青點的人實在太多了,往後還會有源源不斷的知青住進來,屆時原本寬鬆的屋子必會擁擠不。
且人多是非也多,雲蘇不是個八麵玲瓏的人兒,也沒那個心思應對那些烏七八糟的事兒,因此等熟悉了這裡,雲蘇打算搬出去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