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老張家,時間還早。
二姐還在院子裡學習,不過她似乎碰到了難題,一雙秀眉緊鎖著,就連張自在回來了也沒有發現。
張自在瞅了一眼,發現二姐正在做題。
這應該是學校印刷的那種油墨試卷。
在八十年代,這種手動印刷卷十分的常見。
二姐正在做一道二元二次求最大值的問題。
張自在在後世不過是個二本選手,就學習方麵來說,也是一般般。
但在數理化方麵,張自在還是有些優勢的。
當然了這個時代的尖子生跟後世那種超級內卷的學生也沒有可比性。
這是一道題看起來比較難,計算起來也比較繁瑣,但可以使用數行結合的方法,再套用勾股定理,一下就能找到解題思路。
“二姐啊,你這是遇到難題了?”
張自在好奇的問道。
啊!
聽到張自在的話,二姐嚇了一跳,這才意識到張自在回來了。
“小弟……你回來了?我……我……”
張自如有些訕訕的不知說什麼好。
黑山子公社和周邊幾個村屬於大盤山管區,大盤山管區有一所盤山聯中,專門招收周邊的中學生,張自如和張自愛都是盤山中學的學生。
她開學就是初三了,再一年的時間就要畢業了。
這個年代中學升學隻有兩個渠道,一個是考中專,另一個就是考高中了。
八九十年代的中專要比現在的雙一流大學還要香。
考上了中專,通知書一下,學校那邊立即給你提戶口,從農業就變成非農業,而且畢業就給安排體製內的工作,妥妥的鐵飯碗啊。
所以才有了一流學生考中專,二流學生上高中的說法。
張自如在大盤山聯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好學生,自然要衝一下中專了。
但考上中專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一個縣城三十多個中學,最終也就招收一百來個人,平均到每個學校也就兩三個人。
當然了黑水縣教育資源也是分布不均。
有的學校可能考上十來個,有的學校可能一個都沒有。
大盤山聯中在黑水縣初中學校中屬於墊底的存在,已經有好幾年沒出過中專生了。
“姐,你可以換一種思路……”
張自在簡單的給二姐講解了一下。
在他看來,這道題非常的簡單。
但張自如卻聽的雲裡霧裡。
這就是時代的差距。
後世孩子們耳熟能詳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在這個年代壓根就沒聽說過。
當然了也不是這個時代的學生不行,而是他們那個時代的就沒有那麼多的套路。
有分析說,八十年代的高中生也就是相當於現在一個初中生而已。
這是時代的差距,無法彌補的。
一句話,後世的學生是踩在前人肩膀上成長起來的。
好吧!
張自在拿起筆,坐在張自如的身邊,手把手的給她分析考點和解題思路。
講了十來分鐘,張自如這才明白過來。
“原來……原來是這樣……”
二姐姐臉上露出了恍然的神色。
“所以啊,數學不能死記硬背,要靈活運用,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好了,咱們看看這一題,看起來也是比較複雜的吧,如果一上手去做就落了下乘了……咱們來分析分析出題的人究竟想考你什麼點……”
張自在繼續指著下麵的題。
二姐的基本功還是比較紮實的,缺的就是一個悟字。
也不能完全這麼說。
是這個時代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
“考的好像是平方差和平方和兩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