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援朝點了點頭,說:
“項目組那邊對於材料的性能沒有太多的問題,現在主要就是看火箭研究院這邊有什麼需要我們來協調解決的。”
張星揚心裡對此早就有答案了,說:“想要量產,現在最先要解決的就是工廠的問題,至於後邊的要看過工廠的條件,才能知道。”
這個問題明顯在徐援朝來之前,就在他們內部商量過了。
徐援朝直接開口道:“工廠已經給你們找好了,在湘南的703廠,那是軍方自己的一座材料工廠。”
這個時代,國營工廠的條件普遍不好,就算是軍方自己的工廠也一樣。
所以,張星揚沒有具體問工廠的設備技術情況,而是問了一個更加關鍵的問題:
“這座工廠日後的管理問題怎麼處理,能否接受火箭研究院的入股?
這些問題如果不談清楚,那麼大家後邊會很麻煩。”
徐援朝有點驚訝,張星揚小小年紀竟然能想到這些問題,一般來說像他這個年紀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更多關注技術上的問題。
為此,他還花了不少時間去了解703廠的情況,誰承想沒有派上用場。
其實,在來之前也不是沒有人提出過這方麵的問題,但是大家都沒有太多的去想這個問題。
畢竟大家都認為張星揚作為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年輕,不會在意這樣的問題,誰知道現在對麵直接提了出來。
不過徐援朝也沒有傻傻的愣在原地,而是開口反問道:
“張院長覺得怎麼合作合適?”
張星揚自然能看出對方的小心思,不過也不是很在乎,說:
“既然主要是為了生產我們新研製的材料,那麼我們火箭研究院就以技術入股,具體的股份比例我們可以談。
管理方麵,我們會對工廠的生產進行監控,隻要不出現生產上的問題,管理方麵我們可以不插手。”
徐援朝聽完之後眼睛一亮,他也覺得張星揚說的還不錯。
自從進入九十年代之後,各個單位的技術都是很之前的,一般來說除非是上下級單位,否則很難免費用彆人的技術。
而火箭研究院實際上是隻屬於工業部的單位,軍方是沒有什麼辦法直接插手的。
那麼按照現在常見的辦法,軍方就要向火箭研究院支付一大筆錢,然後才能夠用這項技術。
但是這時候的軍方也不容易,沒有那麼多錢,而工廠的股份隻要對方不占據絕對控股,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當然這也就是火箭研究院級彆比較高,要是換成民營單位,那是想都彆想。
“張院長的辦法,倒是挺符合我們的想法的。”徐援朝笑著說道。
張星揚說道:“我也知道你們現在處於忍耐期,各方麵都不容易,但是我們現在還有不小的資金缺口,股份的問題上我們不會給什麼優惠。”
徐援朝倒是不太在意,而是一口答應下來:“沒什麼問題,我們肯定不會讓你們吃虧的。”
其實這裡邊的道道,是張星揚不太了解。
這個時候,很多國營單位基本都處在破產的邊緣,上級單位背負著這些包袱,恨不得能有個人能把這些拖後腿的工廠拿走,即使是軍方直屬的工廠也不例外。
“張院長,要不我們約個時間,一起去703工廠看一下?”徐援朝試探地問道。
張星揚想了一下,發動機項目在自己離開之後也沒有什麼問題,於是說道:
“那就這兩天吧,一起實地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