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燃氣發生器-渦輪泵聯試(1 / 2)

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事情都能夠用錢解決,放在科研領域也是一樣。

自從703廠的銷售分紅到賬之後,整個研究院的進度就猶如火箭起飛一樣狂飆突進。

各種各樣的實驗設備和材料,就像是不要錢一樣日夜不停的消耗著。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分過來的三千多萬美元就花了差不多一半了。

當然這些花費都是值得的,原本張星揚預測要到三四個月之後才能夠取得實質性進展的核心係統。

這才二十多天的時間,作為發動機核心中的核心的渦輪泵,就完成了研發。

渦輪泵在發動機係統中扮演的是心臟的角色,它需要在1s內高壓輸送超過四百公斤的推進劑燃料。

渦輪泵作為液體火箭發動機中高速旋轉組件,同時也是發動機重要組合件之中唯一個高速旋轉類機械。

如果我們將渦輪泵看做一個抽水機,那麼它的工作壓力,可以將海平麵上的水打到五千米的高空。

也就是能夠達到青藏高原的高度!

在燃氣高達數千米/秒的排出速度下,渦輪泵需要麵臨強力震動、噪音與高壓等惡劣的工作條件。

這就要求它的結構強度需要十分強勁,所以采用了鉻鎳鐵高溫合金。

當然這也就是張星揚出手,拿出了一種新的高溫合金生產配方,否則光是這個材料問題最起碼就需要四五年的時間進行研究。

完成了渦輪泵的研製之後,為了實驗燃料泵的性能。

為了測試它的工作情況,需要和燃氣發生器聯合進行實驗。

在實驗中,燃氣發生器首先開始工作產生高壓燃氣推動渦輪,渦輪則帶動兩個泵,分彆給儲藏箱流下的液氧和煤油進行增壓。

在增壓之後,液氧和煤油大部分進入燃燒室,還有小部分進入燃氣發生器,這樣燃氣發生器重新獲得高壓燃氣,繼續推動渦輪。

就這樣循環反複,大部分的燃氣都沒有浪費。

“星揚,你說這次實驗會成功嗎?”

作為主要負責渦輪設計工作的耿博,在實驗開始之前十分的緊張。

畢竟這次實驗關係到的,不僅僅是研究院數百號人這麼長時間以來的心血,而且這裡邊花去的實驗經費更是高得嚇人。

就拿這次實驗來說,不算實驗之中的設備問題,光是消耗的液氧煤油就是一大筆錢。

為了這次實驗,準備了超過四百噸的燃料和氧化劑,按照目前的最新價格,加起來就接近兩百萬的價格。

再加上其他的各項損耗,為了這一次實驗就要花上三四百萬的費用。

如果實驗成功一切好說。

如果失敗。

耿博根本不敢去想這樣的後果。

張星揚拍了拍耿博的肩膀,輕鬆地說道:

“不用太擔心,出了問題也不用太擔心,問題出在地麵實驗台上總比出現在發射場要強。

況且按照我們技術歸零的製度,這次生產上大概是不會出問題的。”

耿博得到張星揚的安慰,整個人也稍微放鬆了一些,不再那麼緊張,起碼兩條原本一直抖來抖去的雙腿安分了下來。

這時候實驗控製中心還沒有應用全景監控大屏幕。

張星揚隻能夠和耿博一起,站在試驗台後邊的防彈玻璃後方,進行觀察。

當然一旁還有連接著更重監控儀表盤的人員在整裝待命,準備隨時記錄燃氣發生器-渦輪泵運行過程之中的各項參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