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脈動生產線(求首訂!)
“飛機產量問題,我們其實可以通過改進生產線來解決。”
現在戰鬥機生產,包括最新的殲十,都是采用的固定站位生產線。
固定站位生產線,顧名思義,飛機在整個生產過程之中都是在同一個位置。
假設飛機生產有一千道工序,那麼就要有一千撥工人,按照裝配順序到同一個固定站位去裝配飛機。
這樣裝配速度十分緩慢,也許要半個月的時間才能夠裝配一架飛機。
一整條生產線一年也才就裝配幾十架飛機。
這也是國內現在飛機生產的現狀,當然實際上世界上大多數的飛機都是這樣進行生產的。
張星揚在和宋天行聊完了有關於飛機上運用複合材料的問題之後,又聊起了關於飛機量產的問題。
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殲十的量產不會很順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飛機總裝問題。
在工人數量沒有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下,固定站位生產線效率是很低下的。
“其實我們可以向汽車生產工業學習,他們所采用的連續流動生產線,在製造效率上高出一大截!”
張星揚的建議,宋天行當然能夠明白,不過飛機總裝的難度,和汽車相比高出一大截。
不是那麼好解決的。
“汽車總裝能夠在連續移動之中不停進行裝配,是因為他們的設備規模不複雜,總裝難度不大。”
“飛機總裝的各個零部件,太複雜了,不可能像汽車生產過程那樣,在不停的移動之中進行組裝的。”
宋天行隻當張星揚,不是特彆了解飛機製造的難度。
稍微給他解釋了一下這裡邊的難度問題。
雖然連續流動生產線,確實是能夠大大提升總裝的效率,但是飛機總裝不是特彆使用這種生產方式。
因為飛機的零部件從尺寸到複雜程度,都遠遠地超過汽車的各個零部件。
“完全采用連續流動生產線,那確實是不太現實,但是在飛機總裝的部分流程之中采用連續流動生產線,也是能夠大大的提升飛機總裝的效率!”
宋天行怎麼想的,張星揚自然是知道的。
不過張星揚確實是想要再多少一些關於流動生產方麵的事情。
宋天行聽到部分采用連續流動生產線,似乎也是模糊的感覺到了一些張星揚要表達的意思,於是連忙說道:
“到底是怎麼樣部分采用?”
“仔細說說!”
“比如我們可以將戰鬥機的總裝生產分成五個部分,同時在5個相對固定站位對飛機的5個部分進行裝配作業。”
“在各個部分裝配完成之後,再用各種手段將各個部分移動一次。”
“這樣相當於同時對多架飛機的不同工序進行裝配,能夠大大提升飛機的總裝效率。”
“而且因為在飛機移動的時候不進行裝配作業,隻是在飛機靜止的時候進行裝配作業。”
“所以生產線的建設難度相較於連續流動生產線,要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