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就避免了火箭的超長問題,並且也解決了火箭自重過大的問題。
吊裝中心之中,提升裝置正在緩緩地將一級火箭從平放的狀態緩緩拉起。
第一次見到“鴻雁一號”的人,往往會被他很少見的推進係統所吸引。
吊裝中心之中的不少工人,都在悄悄討論著這個應用著不常見推進係統,底部有著十幾個火箭發動機噴口的一級火箭。
“這東西看著好奇怪啊!”
“看上去推力就很大的樣子。”
“這麼多發動機,看上去容錯率好低的樣子。”
“鴻雁一號”的造型,在這個時代來說實際上是比較奇特的。
采用了11台發動機並聯的推進係統,底部的四條彈出式支撐腿,以及一級火箭上現在折疊著的轉向舵。
每一樣都讓吊裝中心之中看慣了傳統三級液體火箭的工人,感到嘖嘖稱奇。
隨著爆炸螺栓將火箭的一二級火箭之間,緊密的連接在一起,“鴻雁一號”火箭的挺拔身姿開始出現在眾人的眼前。
相較於以長三乙為例的係列火箭,“鴻雁一號”的身姿更加細長高挑一些。
長三乙身高57米左右。
“鴻雁一號”比長三乙高出了接近十五米,但是兩者的直徑卻隻相差了一米左右。
再加上經過超音速風洞吹出來的近乎完美的氣動外形。
讓人很難不感受到他的美!
“吊裝工作今天就能夠完成,絕不會耽誤火箭試射的時間!”
吊裝中心的負責人,是一個身形瘦削、挺拔如鬆的中年人。
是個曾經在戰場上經曆過各種廝殺的漢子。
“麻煩您了,趙廠長。”張星揚對他還是很尊重的。
“張院長,不得不說,我看過的各類型火箭也是不少了,但是你們這款卻是我見過最漂亮的一款!”
“鴻雁一號”纖細勻稱的外形,對於熱愛火箭的人來說,好不亞於老色鬼看到了絕色美女。
“那是當然,為了外形設計,我們可是花了不少的精力。”
經曆過超音速風洞洗禮的外形,很能夠吸引人心。
——
次日淩晨,乘著鷹醬軍事間諜衛星,不能夠監視到東風發射場的間歇時間。
“鴻雁一號”被轉運到了發射塔架之中,開始進行火箭發射之前的最後工作。
工程師們在火箭上下,做著最後的檢查,並且給火箭的各級燃料箱之中注入上百噸重的液氧和煤油。
發射架下的燃料輸送管道,運送能力十分強大,很快的時間之內就完成了燃料的加注工作。
發射台上的各項檢測裝置,配合著對火箭做最後檢查的工程師們,也完成了火箭在發射之前的最後一次問題檢查。
在確認火箭沒有任何問題之後,所有人撤離了發射台。
現在火箭完成了地麵上的所有工作,隨時都可以開始發射。
可以說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