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北鬥與原子鐘(2 / 2)

北鬥衛星在太空之中以4km/s的速度飛行,根據狹義相對論,每天的時間會慢上:(4×4)/2(c×c)×60×60×24=7.68微秒衛星距地麵20000km,引力比地麵小得多,根據廣義相對論(衛星與地麵引力勢之差)/(光速的平方),每天的時間會快上:[(GM/6371km)-(GM/26371km)]/c/c=45.58微秒也就是說,天上的衛星,每天會比地麵快上38微秒。

也就是說衛星在天上每天什麼都不乾,就會產生38秒的誤差,所以如果想要保持時間的準確性,就需要原子鐘每隔1.5秒進行一次時間校準。

“授時精度和我們在地麵的時候,做的實驗差距不是很大,誤差在20ns左右。”

工程師看著陳仲琰手中拿著的授時精度報告,有些無奈地說道。

“嗯,確實是和我們之前做的實驗差距不大,不過這是雙向授時精度,單向授時精度還是有些不儘如人意!”

陳仲琰認同了工程師的說法,但是也指出了這裡邊的區彆。

一般來說,單向授時功能不需要地麵的北鬥終端機向衛星發送信號,隻需要接受北鬥衛星廣播的授時信號就可以了。

雖然這種授時方式的精度低一些,但是並不需要占用北鬥衛星係統的通信頻段。

而北鬥能夠同時接受傳遞的用戶數量是有限的,每小時不超過54萬用戶。

這裡邊大多數還要用到各種需要精確授時的崗位上。

根本不可能讓大多數行業或者單位用上。

所以說單向授時精度才算是北鬥授時的真正精度!

“陳老,咱們現在這條件,能夠做到這樣算是極限了。”工程師覺得做到現在這樣的精度,幾乎是整個北鬥項目組的極限了。

要知道如果是其他國家來乾,就用這樣精度的原子鐘,精度肯定會比他們還要低很多。

陳仲琰也知道做成這樣,大家已經是付出了很大的時間和精力的結果。

所以也沒有過多的苛責,而是稍微安慰了一下:

“大家都是為了天上的北鬥,辛苦了!”

“通信功能測試的結果估計也快要出來了,你去忙吧。”

陳仲琰這個時候,走到了負責通信功能測試的工程師旁邊。

看著星地之間的數據交換,在還很落後的大屁股電腦上顯示著。

北鬥係統的通信功能,算得上是國內首創的。

這個時候已經算是建成的兩套衛星係統,無論是毛子的格洛納斯係統,還是鷹醬的GPS係統。

都是沒有通信功能的。

不過,因為低軌道衛星通信係統已經正式立項,開始了建設工作,所以原本在後麵建設的北鬥二期係統之中保留的通信功能已經被砍掉了。

隻保留了定位和授時功能。

“陳老,測試結果比我們在地麵的時候做的實驗效果還要好一些!”

負責通信測試的女工程師轉過頭來,十分開心地看著陳仲琰。

“單次傳輸36個漢字,連續傳輸120個漢字,雙向傳輸36個漢字,都達到了我們在地麵試驗時的結果。”

“不過傳輸響應效果,比我們之前測試的時候要更好一些。”

陳仲琰推了推自己的眼鏡,看著屏幕上的結果有點開心的說道。

因為提前了三年時間進行發射的原因,這個世界的北鬥搶占到了更好的軌道。

所以信號的傳輸效果比之前世的時候,也更加的優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