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論製空權,忠誠僚機!(1 / 2)

“星揚,你對製空權怎麼看?”

在新戰機第一次風洞實驗完成之後,宋天行和張星揚走在暗淡無星的草原之上談心。

遠處工程機械的轟鳴聲幾乎日夜不停,即使是距離基地還有數十公裡,也能夠聽到巨型采礦機的巨響。

那些深藏於地下的優質無煙煤,在開采出來之後,不會向外界流通,而是直接運送到基地的火力發電廠之內。

“現在作戰體係,製空權的爭奪,已經成為了戰爭打響的第一步。”

張星揚對於製空權,有著旁人難以想象的認知。

“不過如今製空權的爭奪,已經不僅僅是戰鬥機所能做到的事情。”

一旁的宋天行,抬頭看了看黑沉沉的天幕,略帶感慨地說道:

“是啊,現在的戰爭都是體係化對抗。”

戰鬥機作為製空權爭奪之中最為重要的一環,設計方麵必須要考慮到戰爭的需要。

首先最重要的是戰鬥機的定位問題。

在如今這個時代,戰鬥機基本上都已經專業化。

空優戰鬥機就執行奪取製空權作戰,對地攻擊機則是為地麵部隊提供火力支援,至於更加專業的反潛機、預警機也是同樣的道理。

至於像肥電那樣幾乎什麼活都要乾的戰鬥機出現,其實更多是因為前代的F-22幾乎沒有遇到同等實力戰鬥機對抗導致。

在F-22服役的前十幾年之中,沒有能夠取得任何的戰果。

幾乎所有的勝利,都是在摹擬戰鬥之中取得的。

唯一的真正戰果,不過是在服役十多年之後,於本土上空擊落一個高空氣球。

這對於幾乎從未停止過對外戰爭的資本國家來說,維持這樣一支成本巨大卻看不到戰果的空軍部隊,並不是一件很劃算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在11年之後,F-22就慘遭停產的重要原因。

在這之後,追求多種任務能力的F-35也就成為了鷹醬軍方新的心頭好。

“其實對於現代的戰爭來說,首先重要的是對敵人的電磁乾擾和壓製。”

張星揚結合當前大家的普遍認識,說著自己的看法。

“在過去二十年之中發生的戰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一邊倒的戰爭。”

“而這些戰爭,都有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戰鬥機正式出動奪取製空權之前。”

“進攻方普遍都實施了大範圍的電磁壓製,嚴重乾擾了對方的雷達和防空係統。”

和六十年前二戰時的空戰,雙方宛如空中騎士一般來回衝鋒,用機炮掃射戰鬥不同。

現在的空戰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戰場不再僅僅局限於天空,地麵上的雷達和防空導彈係統,也成為了重要的一環。

其實在五十年代之後的戰爭之中,太空之中的天軍,也成為了重要的一環。

那個時候,戰場已經不局限於傳統的地麵和天空,從太空之上,到大洋之下都成為了戰場。

而在當下,電磁乾擾和抗乾擾,對於國內來說都是比較薄弱的環節。

能夠和敵人在天空之中奪取電磁權的專業電子戰飛機還沒有問世。

這就對空戰之中的戰鬥機抗乾擾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要求他們在複雜的電磁環境之下,依然能夠進行戰鬥。

而從這個世界之前的戰爭曆史來看,想要做到這一點是很困難的。

例如在貝卡穀地空戰之中,進攻方通過使用無人機作為偵察機,成功騙取到了敵人的導彈陣地和雷達陣地坐標。

隨後派出電子乾擾戰鬥機,成功乾擾了對方的雷達係統之後,近百架戰鬥機對於這些陣地發動了飽和式攻擊,成功將對方花費數十億美元建設的雷達和反導導彈係統,化為了灰燼。

這也是世界上較早的通過奪取電磁權然後奪取到製空權,完成對交戰一方全麵壓製的戰爭。

自這之後,在設計武器係統的時候,各國的設計師都不可避免的需要研究如何能夠讓武器係統擁有較好的抗電磁乾擾性能。

尤其是對於並不具備電子戰乾擾飛機,不能夠和對方進行電子戰的國家來說,這一點就尤為重要。

“想要有專業的電子戰飛機,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宋天行感慨地說了一句:

“不過我們的新型戰鬥機,加強了抗電磁乾擾能力。”

張星揚聽完之後點了點頭說道:

“電磁權的爭奪隻不過製空權奪取的前奏,真正的考驗還是在後續的空中戰鬥之中。”

對於空軍發展比較全麵的國家來說,能夠完全取得電磁壓製的情況,也隻有在麵對一些比較落後的國家才能夠出現。

實力強勁一些的國家,都有著一定的抗電磁乾擾能力。

這個時候,需要考驗的就是雙方戰鬥機的性能和飛行員的戰鬥素養。

“根據我們之前為四代機製定的4S標準,高空高速不再是我們的發展重點。”

“取而代之的是先進的雷達係統和超遠程空空導彈。”

現如今的戰鬥機之中,已經很少看到專注於高空高速戰鬥機。

主要的原因還是戰爭的情況發生了變化,雷達係統的發展也讓曾經無限追求高速的行為失去了意義。

“不過之前的很多設想的對抗場景,都是四代機和三代機交戰的場景。”

“如果是四代機和四代機之間的對抗,那麼交戰情況將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其實這一點,也和張星揚有著不小的關係。

尤其是在殲十S在去年的對抗之中,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32:1的戰果。

更是讓大家對於戰鬥場景的設想,偏向於擁有代差的戰鬥機之間。

這個時候,雖然鷹醬的F-22已經完成了首飛,但是還沒有服役,所以大家對於彆人家的四代機具體是什麼性能,也沒有準確的認知。

依然是用之前的戰鬥情況,去套用可能會麵對的對抗狀況。

“因為雙方都是隱身高速戰鬥機,所以在戰鬥的時候就更加考驗雙方的雷達係統和隱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