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因為體檢事宜耽擱了接近十個小時之後,張星揚終於登上了前往製造基地的直升機。
這時候已經是深夜時分,但火箭製造基地依然是燈火通明。
基地之中的工程師們,正在對即將打包起運的火箭本體以及各種各樣的零部件,進行最後的檢查。
保證火箭在出廠的時候,沒有任何的問題。
“一級火箭現在已經檢查完畢,隨時可以裝車運輸。”
耿博認真地彙報著目前火箭檢查的進度。
“二級火箭和逃逸塔,大概還需要四個小時才能夠檢查完畢。”
二級火箭和逃逸塔之中采用的各類電子設備和安全設備十分複雜,而這些設備不僅僅關係到載人飛船在太空之中的科研任務,更是直接關係到航天員的生命安全。
容不得一丁點的馬虎和大意。
所以即使耿博口頭說是檢查完畢,火箭沒有任何的問題。
但是張星揚依然仔細檢查了一番,簽有多位工程師交叉檢查簽名的火箭出廠檢測報告。
目前製造基地采用的生產責任製,如果你負責生產或者是檢查的零部件出現問題,那麼將會受到嚴厲的問責。
情節嚴重的情況之下,甚至有可能坐牢。
張星揚仔細查看了一番檢測報告,從上麵的各項數據來看並沒有什麼問題。
出廠檢測能夠做到這樣,已經算是可以的了。
而且實際上,在酒泉發射中心的總裝廠完成火箭的裝配工作之後,還會經曆一道更加嚴格的檢測。
到那時候就連火箭上一枚姿態控製芯片引腳是否正常,都會進行檢測。
“現在來看並沒有什麼大問題。”
張星揚合上了自己手上厚厚的一打報告,對著耿博說道。
兩人的麵前是正在緩慢進行轉移的一級火箭。
雖然火箭在發射的時候,能夠達到數十馬赫的速度,但是在陸地之上它的運輸速度很慢。
就比如現在,長度接近五十米,重量在沒有加注燃料的情況下也有近百噸的一級火箭,躺倒在底盤碩大的轉運車上,隻能夠以每小時五公裡左右的速度移動。
從一級火箭離開總裝廠,到運上專列火車,雖然隻有不到八公裡的距離。
但是就這麼一點點距離,轉運車也走了接近兩個小時的時間。
並且全程都有數量龐大的工程師團隊,在火箭的運輸車旁進行保障工作。
一旦火箭在運輸的途中出現了任何問題,他們都能夠及時進行處理。
這一次火箭發射的場地,因為是深處內陸,和他們之前熟悉的海邊發射基地不同。
不能夠通過運輸能力龐大的海運,進行整體的運輸。
所以工程師們對這次運輸工作,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力求火箭在運輸途中不出現任何的問題。
好在兩個小時的轉運過程之中並沒有出現任何的意外情況。
碩大的一級火箭,還是在預定的時間,到達了專門等待著它的火車站台。
這個火車站本身就是為了火箭製造基地設立的,平時並沒有客運業務。
而這一次為了保障在運輸的過程之中,不會出現意外,在裝載一級火箭的過程之中,火車站周圍一公裡距離之內,所有的地方都被搜了個遍。
“耿博,一級火箭的押運工作就交給你了!”
在數個小時之後,一級火箭終於完成了裝上火車的任務,並且完成了固定工作,以防在運輸的過程之中出現翻滾的情況。
同時,為了保證火箭運輸的安全,耿博將作為負責人乘坐這趟火車。
在火車出發之前,張星揚十分認真地對耿博進行了事前叮囑:
“如果遇到了任何無法解決的問題,記得首先確保火箭的安全,其他的都是次要的,有問題給我打電話。”
雖然火車運輸相比較於其他運輸方式出現問題的概率極低,但是張星揚依然不是很放心。
畢竟任何意外出現的概率都不是零。
而火車運輸最怕遇到的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自然災害,比如山洪泥石流。
第二種情況則是發生火車對撞事故。
山洪泥石流還比較好應對一些,很難直接對火車上的火箭造成損害,最大的危險是可能造成火車堵塞。
火車對撞事故就要麻煩很多,不僅僅可能造成人員的傷亡,而且在巨大的撞擊力之下,還有可能造成火箭的損壞。
不過即使張星揚再擔心,運載著火箭的火車,還是按照預定的時間出發了。
從製造基地到酒泉發射中心,幾乎要橫穿小半的國土。
即使這一趟是專列,在路上除了必要的加水加沙工作之外,幾乎全程不會停留。
但是如今的火車速度,大多數不會超過140KM/h,而為了運輸的安全,這趟火車的最大速度不會超過100KM/h。
所以運輸到酒泉發射中心需要最少35個小時。
張星揚負責的是零部件更加複雜的二級火箭和逃逸塔部份。
這兩部分因為零件靈敏度的問題,將會通過公路進行運輸。
全程超過四千公裡!
二級火箭的長度不到二十米,雖然也是一個龐然大物,但是相比較於幾乎是它兩倍的一級火箭,這是一個小家夥。
超長的火箭專用運載貨車,能夠直接停到製造基地的廠房門口。
隨後起重能夠達到120噸的大型吊車,將二級火箭緩緩吊裝到貨車之上。
通過專用的卡榫和固定螺栓,將火箭牢牢固定在車廂之內。
再用祖傳三色塑料布完成最外層的偽裝之後,這輛看上去平平無奇,甚至有點土的火箭運輸車,就完成了裝載工作。
至於逃逸塔的運輸工作就更方便了,因為它的尺寸是這裡邊最小的,隻有不到五米,即使是一輛普通貨車也能夠裝得下。
等到日上三竿的時候,這兩樣火箭重要的組件,全部完成了運輸之前的準備工作。
這次運輸工作十分重要,所以在運輸車的前後,各有兩輛負責開道和安全工作的吉普車。
一旦遇到什麼特殊情況,他們都會下來對火箭運輸車進行守衛。
不過他們基本上不會遇到什麼特彆的情況。
畢竟在車隊的最前方,還會有兩輛不停閃著警燈的警車,負責協調交通。
4000公裡的公路運輸,時間遠遠超過鐵路運輸所需要的35個小時。
雖然每輛車都配備了三個司機,但是人可以不休息,車不能不一直跑上四千公裡。
所以最終張星揚所帶領的車隊,幾乎比耿博走鐵路運輸晚了28個小時。
在路上幾乎是走了三天三夜,才最終到達目的地。
“辛苦你們了!”
現在負責神舟三號載人工程的總指揮,是趙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