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天宮空間站(1 / 2)

“未來我們要在太空之中建設永久性太空星港,而如今我們即將邁出第一步!”

張星揚豪情萬丈地宣布道。

自從兩年前,完成了第一次載人航天任務之後。

經過兩年的準備時間,第二次載人太空任務也即將展開。

這一次,人數也將會從上次的一個人增加到三個人。

實際上,三人是太空任務的標準配置。

上次則是因為各種各樣因素考慮,才隻讓楊紅偉一個人執行任務。

第二次太空任務,除了人數增加之外,還有一項比較特殊的任務。

那就是太空行走!

太空行走,實際上也是為了空間站預備的一項前置條件。

不能進行太空行走,那麼也就意味著不能對空間站外部出現的問題進行維護,這是很致命的。

“我們前期將要假設的是一座不過百噸的小型實驗性質空間站。”

張星揚向台下數百位參會人員展示著空間站建設計劃。

“它將由多個艙室組成,包括核心艙、實驗艙、貨運艙等等。”

“當然我們的第一步是建設核心艙,後續的艙室我們可以慢慢來!”

“對於我們來說,需要攻克的難點主要有兩個。”

“第一點就是作為後續艙室能源、數據核心的核心艙研發工作,第二點就是貨運飛船的研製工作。”

“作為空間站的核心,核心艙的研發是重中之重。”

“現如今世界上,隻有兩個國家研發過這東西!”

“但是無論是誰,都不可能教會我們核心艙到底如何建造!”

“大毛不會!”

“鷹醬更不會!”

“他們就連號稱國際化的國際空間站都不帶我們玩,又怎麼可能將看家的本事拿出來!”

“所以,我們就隻能靠我們自己的智慧,攻克這個難關!”

張星揚的話很激勵人心,大家都聽得激起了自己內心的那口氣!

為國爭光的那口氣!

在座大多數人,都是衝著這樣的想法才加入到了航天事業之中。

否則,說實話,他們大多都能夠有更加豐厚的物質條件,而不是每天沒日沒夜的加班,耗儘了自己的青春。

就是衝著這樣近乎於為愛發電的想法,才讓他們支撐了下來。

“在這段時間之內,我會和大家一起,翻過這座阻攔在我們麵前的大山!”

張星揚最後做出了自己的承諾。

經過這七八年的發展,航天係統之內的大家,或多或少都聽說過張星揚在技術開發上的名頭。

所以,在聽到這句話後,原本還有些畏難情緒的人,也都微笑了起來。

仿佛什麼樣的技術問題,放到他的手上都算不得什麼一樣。

“我宣布,天宮一號工程正式開始!”

伴隨著這樣一句簡簡單單的話語,全國範圍內成百上千家科研單位行動了起來,領取了數個乃至於數十個科研任務。

數萬的科研人員,也開始了他們辛勞的工作。

作為天宮空間站核心中的核心,能源係統直接關係到空間站的壽命問題,也是張星揚最為重視的一項任務。

無論是之前毛子的空間站,還是鷹醬的空間站,在能源係統方麵,都是采用的剛性或半剛性太陽能翼板。

簡單來說,就是相當於將數塊硬質太陽能板折疊在一起,塞進核心艙之內,在進入太空之後想辦法自動展開。

而天空號空間站,因為技術的發展,已經拋棄了這些比較落後的技術,預計采用柔性太陽能薄膜。

和傳統太陽能板相比,柔性太陽能薄膜的伸展性更好,同樣大小的空間,可以有更大的麵積。

眾所周知,太陽能板的功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太陽能板的麵積。

這還沒有算上蘇曉帶領的材料團隊開發出來的新材料,對於太陽能利用率的提高。

張星揚的粗略估計之下,二十噸級彆的核心艙,隻需要140平米大小的太陽能翼板,就能夠帶動艙內所有設備的正常運轉。

而當空間站運轉到地球背麵陰影區域的時候,則是通過蓄電池供電。

高效能鋰電池,能夠提供足夠的電量。

“柔性太陽能薄膜的研發很順利,我們已經初步製備成功了單張20平方厘米大小的柔性薄膜。”

張星揚笑著對還在對蓄電係統進行改進的關山月說道。

關山月,電力係統專家,在蓄電領域有著不少研究。

“目前能量利用率,實驗室環境之下已經達到了百分之十二。”

一般來說,大氣層內矽太陽能電池的利用率在百分之十。

張星揚他們模擬的是太空環境,陽光比地麵還要更強一些,所以利用率也要稍高一些。

當然這裡邊,也有一部分應用新材料提升了能量利用率的原因。

“我們目前的研發進度也比較順利,畢竟蓄電池技術本身幾乎已經被研究透了,難度不大。”

關山月這時候也說起了他們的研發進度問題。

空間站使用的蓄電池,並不是什麼先進或者奇葩的存在。

實際上,擁有著後世眼光的張星揚其實更加屬意鋁空氣電池。

相比較於目前常見的鉛酸電池或者鋰蓄電池,鋁空氣電池能量密度更加高,能夠達到8100wh/kg,相比較之下,鋰離子電池就隻有400wh/kg。

但是鋁電池也有缺點,那就是不能夠反複充放電。

畢竟它是通過鋁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鋁的過程,進行發電。

電池電量用完之後,必須要依靠更換鋁製電極來補充。

目前第一階段的空間站,引用這樣的技術會比較麻煩。

後續大型空間站建設完畢之後,運用這樣的技術就會方便一些。

因為,隻有大型空間站才有足夠的空間,建設將氧化鋁重新提煉成純度達到99.9%的電廠能力。

所以天宮一號,隻能夠使用鋰離子電池

不過即使是鋰離子電池也要針對太空之中低重力、高溫差環境,做出一定的改進。

甚至可以說,太空因為缺少腐蝕等因素,在某些方麵甚至不需要特殊工藝。

“蓄電係統,預計在三個月之內,就能夠完成。”關山月最後給了張星揚一個不算長的時間。

蓄電係統關係重大,因為核心艙是航天員在其中主要的生活場所。

所以有著大量的生活必要設施,就比如最重要的空氣循環淨化係統。

宇航員在空間站之內是不會穿戴全封閉式航天服的。

正常來說,都是穿著一套簡單的航天員製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