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沒有這樣的全球部署性質的戰略轟炸機需求吧?”
坐在老首長對麵的張星揚,皺著眉頭說道。
“還是說新一代戰略轟炸機,又有了什麼新想法?”
“老轟六,也確實是到了該換的時候。”
張星揚最後忍不住吐槽道。
如果評選出空軍之中服役最久的主戰裝備,那麼絕對非轟-6莫屬。
自從59年第一架轟六原型機在哈飛下線,到最後一架轟六推出空軍序列,超過一百年的時間。
堪稱百年老將!
在上百年的改造曆史之中,不斷對轟六進行各種改造和加強。
從航電係統到內部設備布局,再到掛載武器,都是一變再變。
甚至在後期的改進之中,機體外形和發動機布局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導致,即使是將轟6-z放到圖-16的設計師德米特裡·馬爾科夫眼前。
他也很難將自己麵前的家夥認出來。
“新一代戰略轟炸機,要麵臨的困難遠遠高於你之前接手的殲-20項目。”
老首長身體坐得筆直,好像一把利劍:
“我們目前也是向你征求意見,你覺得下一代轟炸機應該具備哪些性能?”
“全球打擊的超遠程戰略轟炸機,隻是大家在鷹醬空軍基礎上提出的一個想法。”
“具體怎麼樣,還是要看伱們這些技術專家的意見。”
作為殲-20的最終掌舵人,張星揚的意見份量,在高層的心裡還是非常重的。
張星揚這時候也咂摸出一點味道了,想了想之後說道:
“武器的發展實際上還是為了國家的需求。”
“新一代戰略轟炸機怎麼發展,還是要考慮到日後我們要麵對的戰爭情況。”
從來沒有脫離實際情況而出現的武器。
“我們日後的戰略重心,必然是在東海和南海兩個海上方向。”
張星揚說完這些大前提之後,老首長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這些稍微留意一些的人,都能夠看出來。
“既然如此,那麼我們的新一代戰略轟炸機,最先要考慮的就是航程問題。”
航程對於國內的眾多戰鬥機、轟炸機來說,其實都算是一個紮心的問題。
在另一條時間線,轟-6的航程問題一直到轟-6k和轟-6j換裝發動機之後,才勉強解決。
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95噸,最大航程達到了8000公裡,理論最大作戰半徑達到了接近4000公裡。
在張星揚所在時空中,盛京發動機研究所最近幾年在發動機上取得了不少突破。
轟-6h和轟-6g都已經換裝了新發動機,航程也已經達到了6500公裡,最大作戰半徑3000公裡。
如果搭配上即將完成研發的空射型遠程高超音速反艦導彈。
最新的空射高超音速反艦導彈,射程在1800-2200公裡之間。
已經能夠對鷹醬的航母戰鬥群,產生致命威脅。
畢竟,一般的航母艦載機預警、攔截範圍不過800公裡,再遠就超過航母的打擊範圍。
“目前的轟-6航程實在是太短了,前出第一島鏈都有些勉強,更彆提在跨越廣闊的太平洋。”
“新一代戰略轟炸機,在航程上最少要達到一萬公裡!”
“戰略轟炸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要承擔投擲核彈的戰略任務!”
雖然核武器小型化已經是目前的趨勢,戰術核武器的更新也是越來越快。
但是隻有戰略核武器的塊頭,很難再縮小。
它們也基本上隻有戰略轟炸機能夠投擲,這也是戰略轟炸機名頭由來的重要原因。
“出於核三位一體考慮,航程最好能達到公裡,最少也在公裡之上。”
老首長聽到之後,挑了挑自己的眉頭,不過也沒多說什麼,而是示意張星揚繼續。
“其次,就是隱身能力。”
說到這,張星揚突然說起另外一件事:
“您應該之前也聽說過,駕駛殲-20的戰鬥小組,在模擬空戰之中,取得的成績!”
“聽說過,戰損比是81:0!”
老首長麵露嚴肅,這場空戰著實讓人驚訝。
因為交戰雙方,都不是易於之輩,紅藍雙方都是空軍的王牌部隊。
但是,裝備的差距有時候真的能夠決定戰場上的勝負。
即使紅軍拚儘了全力,甚至有飛行員主動犧牲自己當誘餌,但是依然沒能打下一架殲-20!
“雖然這樣說可能有些自誇自擂的成分,不過殲20的性能確實全麵超越了我們之前裝備的所有戰鬥機。”
張星揚笑了一下說道:
“在戰後的分析之中,大家都認為對於戰局影響最大的,就是雷達隱身性能。”
“雙方的武器方麵,其實沒有差彆,都是使用的霹靂-9d。”
“但是紅軍一直無法發現藍軍,隻能夠一直被牽著鼻子走。”
“這也說明,在今後的戰爭之中隱身性能的重要性。”
“我們的新一代戰略轟炸機,也必然要采用隱身技術,才能夠保證在完成突進過程之中,不被敵人的雷達發現。”
“否則就隻能讓我們的飛行員玩命了!”
張星揚知道不少後世的戰例。
比如,飛行員們駕駛著非隱身的轟6-k,依然以超低空突破了航母戰鬥群的防線,以幾乎貼身而過的方式在敵人航母上空飛過。
這樣的飛行,對敵人的心理造成的震撼,是無比巨大的。
在轟-6k飛過的時候,幾乎航母的性命都握在射擊員的手裡。
當然,這樣的超低空飛行不是沒有代價的。
海上超低空飛行的危險性自不必說。
轟六的初始條件,就決定了它並不能完成超低空跳傘逃生。
(根據《轟6飛機技術說明書》第七冊,轟6的允許彈射表速不大於620公裡/小時,座椅離機後3秒內人椅分離,兩秒後打開救生傘包,5秒後降落傘張滿。這加起來已經過去接近10秒時間,人早就掉到海裡了。)
所以每一次超低空遠程轟炸,對於飛行員來說都是在玩命,在閻王的生死簿上反複橫跳!
“隱身設計對你們來說,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吧?”
“畢竟有了殲-20的隱身設計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