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人成軍!(1 / 2)

在場的老兵,日常也會健身。

自然知道單手舉75公斤到底是什麼概念。

他們畢竟是軍人,不是健身達人,不是大力士。

能夠完成這樣的重量已經很不錯。

“這啞鈴是真的,你們有誰不信可以再試試。”

張星揚站在一邊笑眯眯地說道。

不過這時候大家都已經信了。

剛剛舉起75公斤啞鈴那位,小臂比在場不少人的腿都粗。

就這都滿臉通紅,青筋暴起。

“他現在極限能夠舉起多少?”

肌肉老兵放下啞鈴之後,揉了揉自己的胳膊之後問道。

剛剛沒有熱身,猛地舉這麼重的啞鈴,差點就拉傷了。

“從數據推算,大概能舉400公斤。”

“不過具體數值上,會因人而異,出現一點點偏差。”

張星揚稍微解釋了一番。

戰甲的驅動功率是固定的,但是這之中如果再算上操作者本人的力量差距,就會出現波動。

比如,張星揚和剛剛那位肌肉老兵。

同時穿著戰甲,老兵的力量極限,會更高一些。

穿著戰甲的老兵,也很好奇自己現在的力量極限。

於是開始從地上大大小小的啞鈴之中,一個個地試了起來。

75公斤的啞鈴,他伸手一撈就舉了起來。

並沒有感覺到多少的困難。

隻有手臂上的力量傳感器,提示著他這個啞鈴的質量,確實比剛剛的高出一半。

將它放下,接下來的100公斤和150公斤,都是毫無懸念。

在場的專家和老兵們,都是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

150公斤的啞鈴,已經有普通人腰粗。

也已經開始逼近於人類的力量極限!

這之前的世界記錄,單手舉啞鈴的重量是165公斤。

200公斤的啞鈴,終於讓戰甲的驅動電機開始半功率運轉。

老兵的耳邊甚至能夠感受到一絲電機運轉時的嗡嗡聲。

不過也隻是出現了一瞬間。

讓人忍不住以為。

自己是不是出現了幻覺。

即使如此,老兵也隻是感到自己手臂的沉重感多上了一部份。

大概相當於平日裡一大碗水的重量?

也就是五六公斤的水平。

彆說是自己了。

自家五歲的小崽子來了都能夠舉起來。

“老吳,要不你直接試試那個?”

肌肉老兵指了指標號400公斤的大鐵坨子。

那也是個啞鈴。

隻不過如果從側麵看上去,就像是兩大塊鐵。

和食堂盛湯的桶差不多粗。

吳江,也就是穿著戰甲的老兵。

也沒有推脫。

按照他自己的感受,400公斤應該不是很難。

走到400公斤的啞鈴之前。

伸手緊緊握住啞鈴杆,感受到手心扣緊。

吳江開始發力。

戰甲之中的高強度碳纖維人造肌肉纖維束,開始在驅動電機的作用下收縮。

緩緩地將啤酒桶粗細的啞鈴緩緩舉起。

碳纖維人造肌肉纖維束的拉伸強度很高。

彆說這幾百公斤的啞鈴,就算是拉動一架輕型飛機都沒有太大問題。

限製它的主要還是,電機功率。

吳江耳邊這一次清晰地聽到了電機工作的聲音。

以及戰甲手臂上構件更加緊密咬合的鋼鐵噪音。

“謔!”

“老吳,看起來這還不是你的極限啊。”

“厲害啊,江哥。”

一旁的人,紛紛發出驚呼。

舉了十幾秒鐘之後,吳江輕輕放下了啞鈴。

看了一眼全息頭盔上顯示的電量。

右上角顯示,電量85%。

吳江在心裡盤算了一番。

戰甲全功率運轉,大概能夠維持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

“感覺怎麼樣?”

張星揚也在一旁問道。

說起來,吳江其實還是第一個穿上這身戰甲的軍人。

在這之前,也就張星揚自己嘗試了一番。

所以對於用戶體驗方麵。

張星揚還是希望能夠多了解一些。

“感覺自己現在能打一百個!”

吳江語氣之中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興奮。

“吳哥,彆說是一百個了。”

肌肉老兵插嘴道:

“我感覺要是不用槍,一千個都不是你的對手。

你這一拳下去,四百多公斤直接能把人打成一團爛肉。”

在場的其他人紛紛點了點頭。

表示確實如此。

“用槍也不一定有效。”

張星揚拍了拍戰甲的胸前說:

“這裡邊裝了兩塊重型防彈插板,一塊是複合陶瓷、一塊是裝甲鋼。

12.7毫米的鎢芯穿甲彈都不一定能打得穿。”

“這麼厲害的嗎?”

肌肉老兵走到吳江身邊摸了摸,除了鋼鐵的滑溜感,沒看出來。

“其實30毫米以下口徑的武器,都不一定有用。”

張星揚回想了一番之前的防彈測試。

走回到了演講台上。

從連接著投影設備的筆記本電腦上調出一段視頻。

“這是之前測試時候的一段視頻。”

大家原先還不是很在意。

不過在看到第一台被推出來的武器之後,都有些發蒙。

這是明顯從戰鬥機上拆下來的一門航空機炮。

20毫米口徑。

隻見畫麵之中那人,站穩之後扣動了航空機炮的發射按鈕。

紅綠色的曳光彈,宛如霹靂閃電向目標飛去。

那是一具天兵戰甲。

被固定在一套鋼鐵的架子上。

看得出,武器測試人員的手很穩,打的也很準。

10發炮彈,能有9發命中。

十發都打完之後,固定用的架子都被打出了好幾個大窟窿。

但是戰甲表麵原先銀白色的鈦合金,隻是被打出了一個黑色的小坑。

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的損傷。

“這是發射的穿甲曳光彈。”

在這一段結束之後,張星揚解說。

接下來的十幾分鐘時間。

在場的大家,就好像是看了一場爆炸藝術秀。

從12.7毫米重機的不間斷掃射,到28毫米高爆榴彈轟轟不停。

經過了這麼多摧殘之後,戰甲表麵薄薄的金屬層,終於出現了大麵積的破損。

不過即使是這樣,下麵一層的裝甲鋼防彈板依然能夠完成百分之八十的防護。

至於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也都會被複合陶瓷防彈板攔下。

“這樣的狂轟濫炸之下,不說子彈和榴彈破片的問題,衝擊力裡邊的人能受得了嗎?”

還穿著戰甲的吳江,第一個問道。

他還沒舍得脫下這一身科幻風的戰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