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天之靈,地之性,天地合之,當有新生(求追讀月票推薦票!)(1 / 2)

陸塵上看看,下看看,比較著兩首對聯的不同。

廣道師兄在此調和了龍虎,平衡了陰陽,氣與神合,證就了金丹大道,既然他認為下麵的對聯的立意要比上麵的要好,那肯定是有他自己認可的原因的。

陸塵不求徹底能摸到廣道大師兄當時的心境,但若是能夠管中窺豹,摸索出一二出來也不錯。

看著看著,忽然陸塵腦海中想起現代世界中禪宗之中一個十分出名的典故來。

“神秀與慧能之間的區彆嗎……”

話說禪宗祖師傳授衣缽給弟子之時,命兩名弟子各自作一首偈語,誰的語意和禪宗暗合,就把衣缽傳授給誰。

備受眾弟子追捧的上座神秀當場做偈一首: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五祖看了,挺滿意。

不過慧能卻是說了句“美則美矣,了則未了。”

於是,悄悄在神秀偈語旁另作偈語一首: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看到大吃一驚,當夜即把衣法傳授給慧能。

這兩首偈語的含義,大體能和廣道師兄的兩首對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正如神秀的身如菩提樹敗給了慧能的菩提本無樹一樣。

“無天地,便是菩提本無樹,而天地闊,便是身是菩提樹?”

陸塵漸漸抓到了要點了。

確實,慧能的立意是要比神秀要高的,直接將‘佛’的心態都闡述了出來。

可那是佛心,不是人心!

一個是以人成佛的過程,而另外一個卻是直接闡述佛。

不出意外,神秀敗給了六祖慧能,可這並不代表著神秀的立意不高,隻不過他的出發點是以自己為基礎的。

闡述了自己要成為佛需要做的事情。

誰能說神秀的立意就要比慧能低?隻是因為神秀再說修行路的方式,而慧能卻是直接說了幻想中的修行頂點罷了罷了。

“所以,這就有了清靜崖凝聚內丹之後,下山斬妖伏魔的故事了?”

明白了廣道大師兄的當時的心態後,陸塵也不由得為啞然失笑。

明明有可能會讓道心更上一層樓,成為那‘無天地,道無為’的仙人心態。

可是最後卻選擇了‘天地闊,無為困’的人心。

不過,陸塵不是廣道師兄,自然也無從知曉廣道師兄當時是以什麼樣的心態這樣選擇的。

將行囊放下,生活用品都擺好了。

陸塵隨便在清靜亭中央清掃了一小處空地後,便在此地居住了下來。

因為沒有辟穀,所以每日吃食則是由真若送上來。

不過,因為祖師有令,故而真若也隻是將飯食送上來後便慧徑離開,從不與陸塵過多言語。

陸塵也沒有心情去找真若說話。

站在這高高的崖頂之上,感受著源源不斷的風潮,陸塵因為下山的事情而躁動的心反而平靜了下來。

雖然丹田已到達極限,煉精化氣再難有效果,不過陸塵還是沒有停下來,多餘的法力也不浪費,分出來去衝擊尾閭穴與百會穴。

每日靜心養性,倒也悠閒自在。

沒有寂寞空虛冷之苦悶,亦沒有一覽眾山小之壯誌,隻是享受著閒暇獨處時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