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第一句話,即:
“舊神已隱,新神登位。”
下方,還有一句帕拉所留的引言:
“塵世萬物之運轉,皆由十二律法所製定。”
嘩。
吉蘭往後翻閱。
穿越至今,已有將近兩月,可他對十二司辰的了解並不詳儘。而手頭的這本書,雖不涉及秘史或神秘學,但卻讓吉蘭有了一個基礎的概念。
他發現,帕拉對十二司辰的排序,是從三月開始。
其言:
“三月,春之伊始,亦為時間斷層之三點。”
十二司辰,分彆為:
三月司辰“角鬥士”,戰鬥與勝利之神,象征火星。
四月司辰“挽歌小姐”,妙喉與哀悼之神,象征金星。
五月司辰“孿鳶”,聆聽與見證之神,象征水星。
六月司辰“雅夫人”,舞蹈與等待之神,象征月亮。
七月司辰“正午曙光”,希望與秩序之神,象征太陽。
八月司辰“慟容聖母”,折磨與犧牲之神,象征卡戎星。
九月司辰“雪女士”,鹽與公正女神,象征穀神星。
十月司辰“白鴿詩人”,謊言與背叛之神,象征冥王星。
十一月司辰“盲將軍”,征服與命令之神,象征木星。
十二月司辰“殘王”,抗爭與變革之神,象征土星。
一月司辰“洪流”,機械與啟蒙之神,象征天王星。
二月司辰“導演”,記錄與傳承之神,象征海王星。
據《司辰誌》中所說,司辰之間似乎並不和睦,常有爭鬥,這便是塵世天災人禍的由來。
但帕拉注明,這種說法也隻是道聽途說,源於民間傳言,可信度無從考究。
同時,他還表示,在北方地區有另一種說法。
司辰之中,又以“殘王”與“盲將軍”為首,劃分為兩個陣營,互為敵對。但這種說法,隻源於兩者的神名具有強烈衝突性,即“征服”與“抗爭”。
毫無切實根據,故而可信度同樣不高。
啪。
吉蘭合上了紅皮書封,若有所思。
他對手裡這本《司辰誌》很滿意,打算買下,以後有空就細細閱讀。
離開A區,吉蘭相繼又去往了C區和F區,挑了將近二十本關於化妝、表演和語言的書籍。
其中,不僅包含了《希魯語》、《古希魯語》、《羅美語》以及《斯圖特加特語》,還包括不萊梅語在帝國境內的各地區方言。
譬如北方地區的《波西語》、中部地區的《繆斯語》和南方地區的《地中海語》等。
吉蘭在獲取“演員”的“秘傳”後,便打定了主意。
他要扮演一名出色的“禁酒探員”!
而這,就需要學會偽裝成各個階層的人,不論貴族、商人、職工還是底層……會說各個地區的方言,從而混入各個有可能飲酒、販酒和藏酒的場所。
吉蘭越投入,探員業績越好,造成的影響越大,所獲得的“引導”反饋也就越強烈。
他相信,憑借“斑斕”的能力,自己不出一晚上就能將這些技能學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