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聯盟(1 / 2)

末世鼠輩 第十個名字 3893 字 11個月前

混凝土封閉?暫時真沒那個能力。這座城市幾年前就不允許五環路以內賣建築材料了,所有建材市場都遷了出去,想找到建築材料,要不就去工地,要不就去五環外。

實際這麼做主要針對的還是人,滲漏暫時顧不。洪濤打算到夏天看看再說,如果抽水機能保證隧道裡的水位不大幅升最好,保持不住就隻能部分或者全部放棄。

除了2號線的十二處出入口需要封閉之外,西直門、東直門、建國門、東單、北土城、惠新西街南口,做為與外界有聯係的換乘站,不光地麵建築要被推倒封閉,下麵的隧道也得進行封閉。

不過這個工作還隻停留在計劃中,實施起來需要大量水泥和鋼筋,怕是要等到開春之後,道路通暢了才能開始。

為了加快進度,洪濤跟著宋長生學了幾天如何操作挖掘機。大概、湊合能開之後,也跑到工地弄回來一輛,然後帶著救援隊裡的一大堆女將,從家門口的5號線開始試手。

要說搞破壞吧,是比建設容易的多。就洪濤這種三把刀都不到、操作杆不得不貼著字低頭現找的水平,拆起來也絲毫不含糊。填埋完了還得開著挖掘機去用履帶來回碾壓碾壓,乾的有模有樣。

無非就是交通組帶領的主力每天能拆完四五座,他這裡午一座下午一座。但積少成多嘛,反正閒著也是閒著,順便還能培養培養女挖掘機手。

這個事兒洪濤比較拿手,隻要彆太笨,基本五天就出徒。當然了,他徒弟操作的時候,所有人必須躲到二十米開外,如果附近有電線杆啥的,很快就會倒黴。

白天忙活完了,晚回來他也不閒著。牌不玩了、棋不下了、牛也不吹了,跑到辦公區戴耳機對著電腦屏幕一聊就是幾個小時。

彆誤會,真不是和美女聊天呢,也不是在論壇和人抬杠,而是在用無線電和國內的幾個幸存者團體溝通。

主題隻有一個,勸人家更換基地位置,能往京城跑的趕緊跑,過來報團取暖。跑不過來的就往一二線城市裡湊,但千萬彆到沿海地區去。

說起國內的幸存者團體,第一個聯絡的位於津門,時間大概在剛入冬的時候。為啥會這麼晚才出現呢,對方說一開始誰也沒想到喪屍病會這麼大麵積爆發,都抱著固守待援的心態,每天除了費儘心思想辦法清理周圍的喪屍、尋找生活物資、根本沒琢磨無線電這回事。

隨著時間推移,眼見獲救的希望越來越渺茫,才有人想起能不能用無線電和外界聯絡。碰巧他們的成員裡有個船員,知道船有設備,也會使用,這才開始從居住區向港口轉移,最終占據了一艘散裝貨輪當基地,用船的電台每天定時呼叫。

在隨後的一個多月時間裡,國內的呼號不斷增減,什麼地方的都有。最遠的在疆省,最高的在西藏,遍布了十多個省份。看起來人多也不是沒優勢,按比例來講,存活的人數也應該多。

到一月底為止,洪濤的本子已經記錄了二十多個國內幸存者團體和五十多個國外幸存者團體,人數最多的有百,最少的隻有夫婦倆。

雖然遠隔千裡萬裡,也不曾謀麵,又處於朝不保夕的末世,大家反倒比以前更加珍惜同類了,不管有事沒事,每天都要來報個到,證明自己還活著。

如果有誰哪天突然沒有開機報道,所有電台都會儘可能的連續呼叫,得到回複了大家互相祝賀,得不到回複大家就一起默哀,仿佛失去了一位家人般的痛苦。

幸存者聯盟,這個提議最先是由一位法國幸存者提出的。他的團隊有點小牛逼,把基地選在了埃菲爾鐵塔,沒錯,就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