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行蹤詭異(1685票加更)(2 / 2)

末世鼠輩 第十個名字 4031 字 11個月前

從小院到那所小學直線距離不到三公裡,但開車走的話就要遠一些,需要繞路。一條是從西邊的西什庫大街,一條是從北海前門。

洪濤既沒選擇西線也沒選擇東線,而是從地安門路口向西拐,走不遠就越過橫穿馬路一頭鑽進了北海公園。然後沿著北岸一直向西,最終停在了一座廟宇前麵。

“洪隊長,咱們不是去學校救人嗎?”潘文祥說起來也是在後海邊長大的,估計北海也沒少來,必須認識這座廟。它是北海裡的一個景點,叫小西天,乃乾隆為其母孝聖皇太後所建,和學校根本不沾邊。

洪濤沒搭理小胖子的疑問,下車扛梯子,又指了指裝電鑽的工具箱和壓力鉗,示意兩個人拿,就率先向廟裡走去。

沒錯,這地方就是小西天,小時候自己經常和附近的孩子從側門溜進北海,到此處捉迷藏玩。還記得大殿有座須彌山,扇麵或坐或站或窩,滿滿的都是菩薩,少說也有好幾百個。

但今天他不是來故地重遊的,而是穿過小西天的重重院落、假山,徑直來到了一堵高牆跟前,放下梯子,躡手躡腳的湊到兩扇緊閉的小門,側耳傾聽。

“來,電鑽給我!”等了幾十秒,洪濤衝後伸出手。

“洪隊長,這裡是什麼地方啊?”潘文祥看著小門,腦子裡都是問號。忍不住再次出聲詢問。

他確實來過小西天,還不止一次,但從來也沒注意過這裡還有扇門。從材質和摸樣看,這扇門肯定是後加的,和高大、厚重、紅彤彤的宮牆非常不般配。

“虧你還是附近長大的,知道牆那邊是什麼地方不?”洪濤想了想,決定還是把自己的計劃說出來比較好,多少讓他們倆明白要做什麼。

“……不知道……”潘文祥使勁兒想了想,又翻了翻手機離線手機地圖,還是沒想起來,誰會關心北海公園牆外是啥,而且地圖也沒標,難道不是街道和居民區嗎?

“彆翻啦,民用地圖是不會有標記的。記住啊,我隻講一遍!北海西牆外麵是軍管區,向南一直到305醫院的北牆都是。這塊地方清朝叫做弘仁寺,裡麵供著一座旃檀佛,全部由檀香木雕刻,非常有名,彆名,旃檀寺。

庚子年間,寺廟被八國聯軍給燒了,旃檀佛也不知去向,此地又被改為禁軍軍營。到了民國時期,袁世凱要稱帝,這裡就是著名的北洋軍模範團駐地。

解放後,彭老總主持在此地建立國防部,總參、總政、總後各占一座樓。圖紙是由梁思成設計的,灰色主體結構、門前的圓石柱、漢白玉陽台欄杆、綠色琉璃瓦傘型宮殿頂,中西結合,既美觀又堅固,還有那麼點威嚴。

這批建築隨著城市改造已經存世不多了,三裡河的的國家經委、一機部、北兵馬司的老交通部、對外經濟聯絡部、景山後街的總參宿舍,我能想起來的就這麼多了。”

三人就蹲在小門前麵,一人點一根煙,專心致誌的聽洪濤白話。這些東西彆說洋鬼子藍迪,就連潘文祥個本地人也從來沒聽過,想不認真都不成。

“非常精彩……可是洪,你還是沒說我們為什麼要來這裡,難道是你知道檀香木的佛像在什麼地方?”

如果不是此情此景太不合適,藍迪都像鼓掌了,他漸漸發現這位隊長很有點內涵,經常能語出驚人。但是他也很清楚,現在不是談論各國文化的時候,也不需要去找什麼失蹤了多少年的文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