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音樂大才】(1 / 2)

在英國留聲機公司收購百代以前,百代唱片在中國主要有“總發行所”和“中國唱片公司”兩個機構。

僅在去年上半年,“中國唱片公司”的毛利潤就達到10萬元,但“總發行所”卻虧損足足8萬元。拋開各種支出成本,百代唱片其實已經連續虧損四年。

主要原因是時局動蕩,從中原大戰到一二八事變,搞得百代唱片的發行業務困難重重。

要知道,百代唱片的“總發行所”,可是承擔了整個中國將近一半的唱片公司的發行業務。由於戰亂原因,唱片在上海灌錄出來,彆說賣了,簡直都沒法運輸到外地市場,能不嚴重虧損嗎?

就在今年初,英國留聲機唱片收購了中國百代唱片的母公司,隨即進行了一係列公司結構整合。原本的“總發行所”和“中國唱片公司”合二為一,行政效率大大提高,而李楷生這個華經理也是在那時候被聘任的。

一般情況下,民國外資企業的華經理隻是擺設。因為政府規定,每家洋行外資公司都必須聘任華人經理,洋鬼子們隻好找一些買辦當經理。

這些華人經理的主要責任,其實是負責溝通人脈渠道,基本上是不管公司經營的。

但在曆史上,李楷生卻是百代唱片扭虧為盈的關鍵。

此君上任做百代唱片的華經理後,立即選賢任能,招聘音樂人才。同時,又借中國人的抗日救亡心理,積極發行大量的愛國歌曲。比如新中國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最初就是由百代公司推出的。

現在的李楷生處於關鍵時期,他剛剛走馬上任,必須儘快弄出一兩張熱賣的新唱片來。

30的唱片版稅分成,實在是太離譜了,即便包含詞曲作者和演唱分成,還是一個無法接受的價碼。李楷生皺眉道:“周先生,恕我直言,你要價太高,我最多能給15的版稅。”

周赫煊也不著急,隻是淡定的笑道:“你知道我現在出版,出版公司給的版稅是多少嗎?”

“多少?”李楷生還真不清楚。

周赫煊遞了一支香煙給李楷生,自己也點上一根說:“50。”

“那可真是……厲害。”李楷生已經找不到形容詞了。

民國時期的作家很吃香,作品版稅分成高得嚇人。稍微有點名氣的作家,版稅至少就在15以上,像魯迅這種文壇頂級大腕,可以拿到35到40的版稅。

胡適曾經創下過45的版稅紀錄,但那種情況並不常見,他的版稅現在已經跌到40了,跟魯迅的價位差不多。

而周赫煊屬於特列,泰坦尼克號發行時,便已經拿到45的版稅。現在的黑土即將發行單行本第一冊,20多家出版社搶破頭,其中有9家出版社開出50的天價版稅。

出版公司也是有成本的,行政開支、機器損耗、編校、印刷、紙張、油墨、運輸、發行、繳稅,各個環節都需要錢。周赫煊的50版稅是什麼概念?他一個人就拿走了大部分利潤,而出版社隻能賺點辛苦錢,甚至一個弄不好,出版社還有可能麵臨虧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