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2【周赫煊的寫作風格】(1 / 2)

周赫煊版本的,其實在3萬字以後就改得一塌糊塗了。所以他寫得非常慢,而且很有可能全書超過5萬字還沒法完本,反正周赫煊自己感覺是越寫越坑。

田中芳樹的原版本屬於“太空歌劇式長篇架空曆史”,拋除一堆冗雜的定語,它就是一本“歌劇式”,也可以叫“英雄騎士”。所以,裡麵的主角地位崇高,甚至可以扭轉曆史的方向,就像諸葛亮之於。

最開始的時候,周赫煊隻是照抄原文,可抄著抄著就覺得沒意思了。

自從穿越以來,周赫煊經曆了軍閥混戰、北伐戰爭、中原大戰、日寇入侵、全民抗戰,也結識了常凱申、汪兆銘、張作霖、張學良、馮玉祥、閻錫山、劉湘等一係列軍閥政客。他深感個人在曆史洪流當中的渺小,信奉的是“時勢造英雄”,而非“英雄改變世界”。

所以在周赫煊筆下,整部的基調就變了,有些從騎士演變成曆史的味道。

當然,宇宙世界的整體框架和曆史事件沒變,依舊按照原作者田中芳樹的設計而進行。但細節卻豐滿了許多,加入各種政治、宗教、文化、科技背景,許多重要配角也被周赫煊展開來著重描寫。

周赫煊的這種寫法,有些類似於托爾金創作,儘量避免假大空,營造一個真實的世界。包括某個星球的美食烹飪習慣,平民在特殊政體下的生活常態,戰爭雙方如何互攀科技,彼此政客怎麼互拖後腿等等。

如此一來,周赫煊漸漸感覺把控不住。他已經連載了多萬字,“諸神的黃昏之戰”都還沒開始,鬼知道得寫到何年何月。

估計在二戰結束之前,周赫煊版本的不可能完結。

田中芳樹最令人詬病的戰爭描寫,也被周赫煊補齊了短板,有時候一次戰役過程就要寫好幾萬字。萊因哈特和楊威利的智謀和統率力,在這些描寫當中得到更為明顯的體現,而不是乾巴巴的一筆帶過。

在周赫煊的這個版本裡,軍事勝利隻是曆史的一部分,隻是政治的衍生,並且受到經濟、科技和文化的極大影響。甚至連最後楊威利的死,周赫煊都準備用至少5萬字來布局,“地球教”刺客隻是被人利用的工具,真正的幕後黑手是雙方的那些利益政客。

說得玄乎一點,周版,可以找到很多民國和二戰的影子,而不是脫胎於。

周赫煊準備抄的,也打算對原著進行大改動,至少政治陰謀不能顯得過於幼稚可笑。

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風格,這主要來源於他們的自身經曆。除了三部曲和以外,周赫煊的其他都沒有純粹抄襲。特彆是原創完、、和以後,他的寫作風格已經完全成熟了,這嚴重影響到的風格轉變。

周赫煊的文風可以用六個字來形容:厚重的曆史感。

就算是荒誕如和,仔細感受,依然能體會到一股曆史氣息鋪麵而來。

沒有親身經曆過戰爭亂世的作家,是很難寫出這種味道的。周赫煊也並非刻意而為,動筆時不由自主的就加入進去,因為這些都是他的人生感悟。

……

在前往劍橋郡的火車上,周赫煊正在口述內容:“……一個巨大的暗黝身形,半掩在血漬斑駁的雪堆裡,綿軟而毫無聲息。蓬鬆的灰色絨毛已經結冰,腐朽的氣味緊附期間。布蘭隱約瞥見它無神的眼窩裡爬滿蛆蟲,咧嘴內滿是黃牙……”

就沒那麼麻煩了,隻要把各方的陰謀修改得更高端點即可,其餘內容周赫煊完全可以照抄。這玩意兒本就屬於娛樂之作,既然某位拖延症患者死活不肯完本,那周赫煊乾脆就自己編一個結局。

馬玨一路隨行,反正也是閒著,乾脆就成了記錄員。

馬玨終於體會到什麼叫“文思如泉湧”,她寫字的速度,居然跟不上周赫煊“創作”的速度。就好像周赫煊腦子裡已經有完整的故事,甚至連遣詞造句都想好了,隻需向講故事一樣說出來即可。

“嗚嗚嗚~~~”

在汽笛聲中,火車漸漸停下來,這是從牛津到劍橋的中間站——布萊切利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