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些人以文學的名義破壞文學創作,《小王子》呈現的是對真善美的讚揚,難道我們在堅持抗戰的時候不需要真善美了?它既然是健康的,是積極向上的,為什麼就被指責成逃避現實?”
“文學是對人性的書寫,大眾文學如此,抗戰文學如此。真的革命家、真的愛國者,把熾燒的熱情滲入文學裡麵,往往無意形成極感人的作品,這就是表達出了人性。若是一味強調文學創作的內容,把文學創作當成抗戰八股,那這樣的作品還有何人性可言?還能感動得了多少讀者?“
“文學是宣傳抗戰的工具,我極為讚同。但若文學隻能做抗戰的工具,那抗戰勝利之際,文學也就失去了作用。戰爭終歸是暫時的,而文學是永久了,我們既要做好現在暫時的工作,也不能拋棄文學永恒的價值!”
本來自上次論戰以後,很少人敢公開支持梁實秋,怕被當場過街老鼠圍攻。但這次討論的對象是周赫煊,立即就有不少鐵杆支持者站出來,幫著梁實秋鼓勁呐喊。
從二月下旬到三月中旬,這場論戰整整持續了一個月之久,牽扯進來數十位作家進行大混戰。
雙方就抗戰時期的文學創作展開討論,剛開始還就事論事,漸漸變成了挖苦諷刺。甚至周赫煊和《小王子》都被扔到一邊,爭論焦點變成了文學創作態度和底線,再混雜著作家們以往的私仇舊怨,最後連人身攻擊都搞出來了。
上次左翼文人圍攻梁實秋,是周公親自站出來勸架,並以梁實秋的主動退讓而結束的。這次周公覺得影響不好,也私底下召見了葉知秋,希望其主編的《文學月報》不要再咬著不放。
可還沒等葉知秋做出改變,《非攻》雜誌就刊載了一篇馬玨的評論文章,標題為《論愛國主義文學創作——<小王子>的深層意象》:
“《小王子》的手稿,我一年前就讀過了,初時也以為這是寫給成人的童話故事,歌頌的是友情和愛情,討論的是忠貞和責任。我對周先生講起自己的理解,周先生說,你再往大處想想。”
“周先生沒有詳細說明,也沒有強迫我從何處理解。但現在再讀《小王子》,我確實發現了一些不同的東西……”
“《小王子》中的各個角色都有暗喻,敘述者、狐狸、玫瑰、蛇、天文學家、國王、酒鬼、商人……其實都可以在當下的中國找到原型,請容我慢慢細說。”
“首先來說‘敘述者’,也即是‘我’,這是一個飛行員。飛行員是個愛幻想的人,不習慣那些講究實際的打人,反而喜歡喝孩子相處,孩子自然,令人愉悅。我認為飛行員屬於作者周先生的化身,他不喜歡講究實際的人,喜歡和孩子相處。‘講究實際的人’可以是漢奸,可以是貪官奸商,他們大發國難財甚至是背叛國家民族,周先生是不喜歡的。而包括小王子在內單純的‘小孩’,則是指代愛國者,指代那些為國犧牲流血的英雄!”
“如果按照這個思路展開聯想,我們姑且把小王子看作愛國者的典型,再來說說狐狸。狐狸擁有聰明的知識,他讓小王子明白生命的本質,他要求小王子馴養他,並告訴小王子一個秘密:用心去看才看得清楚,愛就是責任。我認為,‘狐狸’應該是中華文明,是中國的文化與道德,他教會愛國者如何麵對生活,教會愛國者責任與擔當。小王子對狐狸的馴養是互相的,是愛國者與中華文明的互相歸屬。”
“繼續說玫瑰,一般讀者看來,玫瑰指代初戀情人。但我想說的是,這裡的玫瑰應該是中國。玫瑰傲慢、矯情、帶刺、居高臨下、自以為是……他有著種種缺點,麵對強大的敵人,可笑的用僅有的四根小刺來保護自己,他還讓小王子讚美自己,讓小王子不許離開自己。玫瑰不正是問題多多卻又可愛的中國嗎?小王子是愛國者,他愛自己的祖國。他的祖國雖然有萬般缺點,但花園裡有五千多玫瑰,他隻愛自己那一朵。就像世界上有無數國家,愛國者隻愛自己的祖國。小王子氣惱玫瑰的不懂事,對玫瑰心生怨念,卻在離開之後發現玫瑰才是自己的摯愛。這就像愛國者氣憤於祖國的弱小和弊病,埋怨、憤怒、想要改變,甚至是離開,卻在祖國被侵略的時候爆發出無限的熱愛與眷戀。”
“再來說天文學家……”
馬玨這篇評論文章一經刊載,頓時讓處於混戰中的作家們傻眼。
一部童話故事而已,居然還能這樣解讀?,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