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中英科學合作館】(1 / 2)

正在書稿的林森,聽見李約瑟一口流利中文,不由好奇道:“這位先生是?”

“這位是英國生物化學家,劍橋大學教授約瑟·尼達姆先生,他的中文名叫做李約瑟,”周赫煊說著又為李約瑟介紹,“李教授,這位是中華民國主席林森先生。”

李約瑟連忙握手說:“林主席你好,我此次來華,是代表英國皇家協會到中國開展科技支援工作。”

林森笑道:“感謝李教授對中國人民的支持,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儘管開口。”

周赫煊招呼道:“兩位還是先坐下再說吧。”

李約瑟端坐在沙發上,詳細說明來意:“我在中國的雲南、貴州、廣西、四川等省份考察了大半年時間,走訪了中國許多高校和學者。中國學者吃苦耐勞、頑強勤奮的精神令我深深佩服,但他們的糟糕處境也讓我非常痛心難受。現在中國科學界處於封閉狀態,跟世界科學界是脫離的,甚至連一本最新的西方期刊都買不到。”

林森歎氣說:“這是政府的失職啊,不能為科學家創造良好的研究環境。”

李約瑟繼續道:“我想在重慶創辦一個科技援華機構,此機構的宗旨大概有這麼幾點:第一,保持中國和世界科學界的聯係;第二,為中國科學界提供必要的科研物資;第三,向西方輸出中國的科技文獻;第四,為中國科學團隊提供谘詢服務;第五,幫助中國科學家實現國內的彼此交流。”

“這是好事啊!”周赫煊高興道。

林森也說:“李教授此舉,必然能夠幫助中國科學蓬勃發展。”

李約瑟道:“英國駐華大使霍勒斯·西摩爵士對我的想法非常支持,他已經致電英國政府,相信很快就能得到批準。中國的行政院和國防科學促進會也很支持,但這種支持隻是態度上的。現在重慶的房屋很緊張,我迫切需要一個穩定的辦公地點,而且我還需要召集人手。比如把中國科學成果和文獻翻譯成英語,就需要專業的翻譯人才。”

周赫煊想了想說:“我名下的房產都租售出去了,正好前段時間《非攻》停刊,編輯部所在地租給了一份小報,其中有兩間屋子還空著。請李教授暫時委屈一下,把那兩個寫字間作為機構駐地。”

“兩個寫字間足夠了,畢竟我們隻是初創。”李約瑟頗為高興。

曆史上,李約瑟實在找不到房子,隻能借用英國大使館的偏房辦公,狹窄破舊極不方便。直到抗戰都快勝利了,政府撥款修建的辦公樓才正式落成。

周赫煊說:“至於翻譯人才那就更好辦,中國現在有很多知識分子失業,隻要在報紙上登載招聘信息即可。”

李約瑟又說:“我還有個不情之請,希望周先生能夠在這個機構擔任職務。”

“沒問題。”周赫煊爽快答應。

李約瑟即將創辦的這個機構叫做“中英科學合作館”,抗戰期間為中國科研機構購買了大量物資。比如清華大學無線電研究所急需的稀有氣體,北平研究院急需的光學玻璃,西南聯大物理學家們急需的高速電子振蕩器,四川農業實驗站急需的秋水仙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