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8. 拐角(2 / 2)

借口 小萵 3198 字 3個月前

這個社會反而會對受害者進行道德綁架,為施暴者解套他的行為責任——無論是長年的施暴,還是施暴者人到晚年仍然對子女的持續騷擾——承受後果、代價的,始終是受害者,而不是施害者。——這是何等的特權。也是我最憎惡這個世界的地方。

我累了。早就累了。累得連憤怒的力氣都沒有了。想寫點真實的,還說你觸碰了‘會煽動暴力’‘可能挑釁到公序良俗’之類,以此為由要求你改,不然就不予發表,甚至還警告說會依規報警處理……

一邊無視你遭受的、經曆的、承受的,一邊還要阻止你可能的行為報複,讓你的報複成本遠大過你的忍受成本。同時,始終沒有追究增加施暴者的犯罪成本。並且還要捂住你的嘴,阻止你將真相告訴給更多人知道——尤其是不想讓和你一樣的受害者知道,這個世上不是隻有他們是被這樣傷害著。這個社會,害怕你們知道彼此,害怕你們真正團結起來。

誰是既得利益者,已經很清楚了——他們是一個群體。是以群體的方式來打散我們,然後再以群體的力量壓製我們。幾千年來,一直如此。那我們呢?

有習慣到麻木的;有意識到卻被重重阻攔發不出聲的,或是被層層削弱了你的聲音可能擴散到的範圍的;也有從始至終連意識到都不曾有過,隻是待在已經將那些不合理變作理所當然的觀念環境中,一日一日地過著——除非這麼過會更加被剝削,更加痛苦,她們才會被迫做出反應,做出改變。——有一種原型叫‘父親的女兒’,說得就是這種依附於父權受益的女性,隻要不觸及到她們自身利益、甚至是安危,她們很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意識到自己一直被物化,反而還會一輩子積極擁護、維護著她們的‘所有者’的利益。

那你覺得,我屬於哪一種呢?你又屬於哪一種呢?我們身邊的更多人——包括‘他們’——又是屬於哪一種呢?

最終受益的是哪個群體?代為償付代價的又是哪個群體?理所當然嗎?前提是什麼?

我累了。知道這一切都毫無意義,荒誕,虛無。可是身體還是有感覺的,還是會像個牢籠一樣困束住我的靈魂。讓我很累。”

說到這兒,林芸戛然而止。

隨後回想起薑琳說自己還有心肌炎症狀……如果可以,她希望是心臟病發作死掉。這樣,死得快,也能少些痛苦。——可是,上天真有憐憫之心嗎?如果有,那她的這一生又算什麼?

林芸沉浸在自己的無望空洞之中,連薑琳伸來暖和她冰冷手指的溫度,都感覺不到。

*

“爸媽,叔叔阿姨,這次把你們叫到一起,不是為了一起吃頓飯,而是為了趁這個機會一次把話跟你們說清楚:我理解你們之間的交情,也支持你們維護好這樣的關係一輩子。但是,你們不能,也不應該以犧牲我們子女的終生幸福來維係你們的關係。”

原本笑盈盈的兩家長輩,霎時臉色都變得不好了。誰也沒想到,許久不見的記憶中一向讓他們十分滿意的青年才俊,竟然會這麼突兀地一回來就想要拒婚,還是以這麼不禮貌的方式讓兩家都不好收場。尤其是讓劉芳的父母感到好像是自己硬要把女兒嫁到他們家一樣。明明兩家實力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