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3章(1 / 2)

山海關 枯藤葉子 4742 字 4個月前

[]

這條河這條河根本就不是一條河,要不是知道自己在踩什麼,我真以為我變成仙尊虛空踏步了呢。

“這個是什麼。”

白琢如站在河對岸,因為薑楠還站在河的上麵,浮在那裡,自己又不好意思大喊大叫,隻能虛空傳話,耐心對他說:“你這是在由靈魂組成的河流,這邊的路隻有亡者才能走,一般都不走這。”白琢如其實沒有想到為什麼傳送到這來,應該是搞錯位置了。

薑楠想了想這個詞,“亡者”,所以因為我是活人才沒掉下去嗎?

“快過來,彆發懵了。”言畢,便頭也不回地走了,薑楠不想一個人在這,就趕忙跑過去。

“我們這是要去哪?”自己是在說廢話嗎?很明顯去找閻王呀。

“先不著急,我們去奈何橋那邊。”

奈何橋,薑楠這也隻能想起孟婆,“為啥?”

白琢如看出了薑楠顧慮,“不是找孟婆給你灌湯。”

“哦,嚇死了,話說我以前聽過的一個民間傳言,孟婆就是孟薑女,這個是真是假?”薑楠第1次聽到這個的時候,始終都不敢相信,這次終於有機會可以知道真相,這必須問一下。

白琢如一時半會也回答不上來,但是不回答上來又覺得尷尬,隻能胡謅,“以你之看呢,如果能的話,你自己去問問。”

“我怎麼想的呢?我認為不是,二者之間都沒有關聯好吧,還得去問一下她本人才靠譜。”

想法一致後,就繼續前行,沿路都是霧氣四溢,至少能看清前方的路,時不時也有路過的鬼魂停留在兩岸旁邊,像是在回憶生前,時辰已到,也要走過奈何橋。

到了奈何橋旁邊一座亭子裡一位老婆婆盛著湯給下橋的人喝,“哇,是孟婆,要不要等人家今天的任務完成了再去找?”

“也對,這個時候去打擾人家也不禮貌。”白琢如環顧四周似在找一個人,“你這是在找什麼?”

“諦聽。”白琢如淡淡的說道。

諦聽是傳說中那位能分清六耳獼猴的那位聽懂心聲的仙獸。

“諦聽在哪?”

“他快來了。”白琢如自信的說出。

奈何橋這兩旁附近,一個是孟婆,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常駐在奈何橋邊。她為所有前往投胎的靈體提供孟婆湯,以消除鬼魂的記憶。

在中國的古代傳說裡,孟婆是地府中專司掌管將生魂抹去記憶的陰使,關於孟婆的由來,民間出現最多的通常有兩種說法。

一說是鴻蒙初開,世間分為天地人三界,天界最大掌管一切,人間即所謂的陽世人界,地即為陰曹地府。三界劃定,無論天上地下,神仙陰官,俱都各司其職。孟婆從三界分開時便已在世上,她本為天界的一個散官。後因看到世人恩怨情仇無數,即便死了也不肯放下,就來到了陰曹地府的忘川河邊,在奈何橋的橋頭立起一口大鍋,將世人放不下的思緒煉化成了孟婆湯讓陰魂喝下,便忘記了生前的愛恨情仇,卸下了生前的包袱,走入下一個輪回。頗有中國傳統思想中“人死如雲散”“一死百了”“莫記已死之人恩怨”之類的意味。

二說是所謂的孟婆就是孟薑女,昔日孟薑女哭倒長城之後,眼見長城之下屍骸無數,再也找不到丈夫的屍骨。為了能忘記這些痛苦萬分的記憶,就熬製了能使人忘記記憶的孟婆湯。後來上天念她思夫之情感天動地,就免了她的輪回之苦。讓她在奈何橋畔熬製孟婆湯,讓參與輪回的陰魂們忘記前世的一切。即所謂:“前世已了,今生善惡唯本心所念。”之意。這一說從元朝開始廣為流傳,到明清時期多見於文人筆記之中,亦是至今民間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在關於孟婆的諸多傳說中,倒是這個說法頗具某種現實主義色彩。

在這個傳說裡,孟婆其實不是什麼老奶奶一類的人物,是一位絕世美女,孟婆初製孟婆湯的原因是為了忘記自己的過去,孟婆的唯一記憶是給在奈何橋上來來往往的幽魂送上一碗孟婆湯。

一位是聲聞四諦,即是諦聽的含義,神獸諦聽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四諦”是遞進的因果關係,苦是集的果,集為苦的因,滅是道的果,道為滅的因,也是世間眾生的一切因果循環,所以神獸諦聽可以根據因果關係辨彆世間萬物,尤其善於聽人的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