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寫的內容,差點連他自己都認不清楚。
葉秦看了看白骨,白骨瞪著空蕩蕩的眼眶也看著他,雙方大眼瞪小眼。
“肯定是你的緣故,絕對不是因為我。”
白骨無法開口,自然也反駁不了葉秦的話,隻能沉默的背下了這口黑鍋。
“還真成功了?竟然和影子一樣,真的映照到了現實之中。”
“想來是因為經文太過玄奧的緣故!”
因為書寫的是妖法經文裡的字,蘊含道法,極其特殊,所以此刻果真刻畫成功。
肉眼可見的,地上憑空出現了兩個歪歪扭扭的字跡,和一旁的白骨投影相得映彰。
葉秦端詳,釋放出幾縷精神力,竟然在地上字跡當中,感知到了能量波動,雖然這股波動微乎其微,卻是實際存在於現實中的!
而這也驗證了他的猜想。
如果把這些字跡刻畫在其他東西上麵,想必同樣能夠產生能量和作用。
“這豈不是有點類似符籙的存在?”
符籙是道教中的一種法術,亦稱“符字“、“墨籙“、“丹書“,符籙是符和籙的合稱。
符指書寫於黃色紙、帛上的筆畫屈曲、似字非字、似圖非圖的符號。
葉秦仔細思考,發現兩者的確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的心裡掀起了絲絲波瀾。
連煉藥都可以,那麼畫符怎麼就不行?
雖然沒有研究出新的修行方向,後續的境界暫時也沒有著落,但是無心插柳柳成蔭,誤打誤撞之下,研究出了白骨身上金字的妙用,和符篆結合在一起,又是一門新的法術!
既然有了大概方向,葉秦便開始興致勃勃研究起來,
他尾巴一掃,無數落葉都被卷到旁邊,露出平坦的地麵,精神力覆蓋在白骨身上,白骨的手便成為了他的手,以地為紙,開始練習起來。
肉眼看不到白骨的存在,但卻能看到一道影子在扭轉手臂,而隨之,地麵上便會出現毫無規章,亂七八糟,看上去如同鬼畫符一樣的字跡。
這些字跡都是根據金色的“炁”字還有“道”字的筆畫偏旁,衍生出來的其他線條、符號。
若是日後被人看到,興許還會被誤認成這是什麼天外來客留下的字跡。
葉秦擦了又寫,寫了又擦,塵土飛揚之際,可見金光環繞其中。
很快一天一夜過去,葉秦有修為在身,自然不覺得疲憊困頓,白骨沒有生命,也不知道疲勞為何物。
隻要葉秦擁有足夠的精神力,它便能夠一直書寫下去,可以說是沒有感情的寫字工具……
天邊逐漸拂曉,大地影影綽綽的,如同籠罩著銀灰色的輕紗,山林當中寂靜一片,遽然有了一聲鳥叫,劃破了漫漫長夜。
不過片刻,天邊浮起一片魚肚白,大地也逐步變得明亮。
隱約聽到山林當中傳來不斷沙沙作響聲,一縷晨光照耀在山間,赫然看到滿地的字跡,放佛連朝霞都為之驚歎。
皚皚白骨還在不斷書寫,在褐色的泥土地上筆走龍蛇,潑墨揮毫,不知情的還以為是個十分熱愛的書法大家。
這些字跡已然由當初的歪七扭八,變得有模有樣起來,進步可以說是十分明顯,最重要的是,在這無形中還充斥著一股特彆的能量。
隻可惜這些裡麵雖然有能量波動,但實在是太小了,根本無法形成條件,讓它們突破原本的桎梏,將力量散發到外麵來。
葉秦看著地麵上的字,陷入了沉思當中。
有能量,但不多。
“字裡麵有波動,由此可見,我的方向大致應該是沒錯的。隻是還不足以形成符籙條件,難道說還需要什麼承載物不成?”
字裡麵雖然有能量,但還需要將它凝聚釋放出來。
葉秦思來想去,閉門造車還是不行。
符籙流傳千年之久,古人能夠畫出完美的符籙,但是因為畫符之人不是修煉者,沒有修為和靈炁,所以符紙當中並無能量波動。
而這些符紙也就成了極為普通平凡的存在,隻是一張單純的鬼畫符紙。
但是,說不定能夠帶來什麼啟發和思路。
放眼望去,在這荒山老林裡麵,顯然沒有什麼和符籙有關的東西,他決定還是出去看一看,說不定能夠碰到什麼機緣。
……
……
清晨的小溪看上去格外清澈,映著燦爛的朝陽,好像浮動的彩色緞帶,伴隨著潺潺流水聲,讓人心曠神怡。
溪邊樹木蔥蔥,偶爾有飛鳥點過水麵,流下一圈粼粼波紋蕩漾開來。
雲嶺和霧都兩個市相鄰不遠,風景上麵也是相差不多,有山有水,葉秦沿著僻靜小路前行,借著旁邊綠色植物作為掩體。
古色古香的建築屹立在不遠處,紅色的牌匾上麵寫著幾個大字“雲嶺市道教協會”,筆力遒勁,頗有龍飛鳳舞之態。
時不時會有穿著青色道袍的人出入其中,因為是白天,若是此時進去未免有些顯眼,也怕撞上人引起不必要的慌亂。
等到天色漸暗之際,葉秦這才帶著濃霧潛入道觀當中,就算不小心被人撞見,也隻是會看到一團濃霧,誤以為是自己看花了眼。
整個協會的占地麵積還挺大,裡麵亭台樓閣,雕花廊柱,很多壁畫還有天花板上都刻有充滿道教色彩的圖案。
葉秦釋放出精神力感知了一下,這裡並沒有歲月的氣息,也沒有什麼特彆的能量波動。
兜兜轉轉終於找到了收藏書籍的地方,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書架,空氣中浮動的也全部都是書卷當中自帶的墨香。
道教協會的藏書倒是要比一般道觀豐富,但沒有一個真的,全是拓本。
房間中央掛著一副祖師像,旁邊是幾副巨大的黃色符籙,看上去充滿了威嚴。
葉秦穿梭於書架之間,尋找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符籙是道教中的一種法術,亦稱“符字“、“墨籙“、“丹書“,符籙是符和籙的合稱。
起源於巫覡,始見於東漢。《後漢書·方術傳》記載:“河南有麹聖卿,善為丹書符,劾厭殺鬼神而使命之。”
符籙術的思想基礎是鬼神信仰,稱其有召神劾鬼、鎮魔降妖之功效者,自不可信,而用以治病偶爾稱有“小驗“者,也並非其驅逐了致病之“鬼“。
道教在長期傳習符籙術的過程中,創造了紛繁的符籙道法,造作了眾多的符書,所創符籙難以數計,符籙樣式千奇百怪,但是,如果歸納起來主要有四大類。
複文、雲篆、靈符、符圖。
古人繪畫符籙,希望能夠借此溝通天地鬼神,從中獲取某些力量,從而借助符籙能夠延伸出來。
但實際上,他們自身沒有靈氣,並非修行者,所以繪畫出來的東西,隻有形似而無神似,也產生不了任何的作用和能力。
在民間有個彆現象,符籙燒成灰加水,給生病的人喝下,症狀會減少許多,因此對於符籙之說深信不疑。
那是因為他們病情輕微,因相信符籙,再加上心理作用,造成一種鬼已驅去、病已脫身的現象。
這類似於醫學上的心理療法,起作用的不是符籙本希院禁身,而是符籙所引發的積極心理狀態,促使人體調動防禦機製克服了疾病。
這種喝符水治病的方式,在早些年的農村十分風靡常見,那個時候科技不發達,醫療水平也有限,人們沒有條件,隻能把希望寄托在這種旁門左道上麵。
治好了是幸運,有許多人都因為這種所謂的符水病情惡化,甚至最後丟掉性命,隨著時間推移,這種情況少了很多,已經銷聲匿跡。
但是在某些偏僻的地方,仍有相信和符水能夠治病的人。
《後漢書》載:麹聖卿“善為丹書符。“
《雲笈七簽》卷乃鑽歡紙七《符字》說:“以道之精氣,布之簡墨,會物之精氣。”
道書謂:“符無正形,以氣而靈。”
看到這些話的記載,葉秦心中若有所思。
這裡麵所說的“精氣”還有“氣”,應該就是指的靈氣,他身上的天地之炁就很符合這個條件。
白骨為他的本源觀想物,本身就攜帶了天地之炁,再加上拆分那兩個金字“道”還有“炁”從而產生了靈性。
書上說畫符的方法成百上千,有的要掐訣存想神靈隨筆而來,有的要步罡踏鬥,念動咒語……哪怕是鋪紙研墨、運筆等方麵都十分考究,程序很是複雜。
葉秦看的頭暈眼花,畫符和煉丹有所不同,符籙看起來更為繁冗。
“不過對於我來說,應該是用不上這些步驟的。”
“畫符之道,不知道起源於哪位古之先賢,但可想而知,它與那些古代巨著一樣,都是古代先賢偶然進入頓悟入定狀態時,意外領悟出的技巧。”
“隻不過可惜的是,古人受到自身人體的桎梏,終究無法修煉,導致這些技巧徒有其表,卻毫無施展之法。”
“不過倒是便宜了我……”
葉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古人因為畫不出蘊藏有靈氣的符籙,所以會認為是自己的方法不對,加上諸多考究還有限製,希望能夠借此頓悟。
放在葉秦身上就沒有這樣的顧慮和條件,因為他本身就有先天之炁,不需要做這麼多繁瑣的事情。
符咒是由“符頭“,“主事神佛“,“符腹“,“符腳“,“符膽“等五要素所組成。
自古以來,符咒派彆不少,但各拜其祖師,有所不同,就因為如此其符頭的暗號也有所不同。
如許多符圖上常見的“三勾“就是代表三清的記號。
下筆書此“三勾“時應暗念咒語:“一筆天下動;二筆祖師劍;三筆凶神惡煞去千裡外。“
一筆一句須恰到好處,就是所謂“踏符頭“。
“符頭“也有敕令,雷令……等等作為符頭,其種類繁多,因教派不同有所差異,一般請神,調兵遣將,多書以“敕令“為符頭。
如無“三勾“三清符號時,必須咒曰:“天圓地方,律令九章,吾今下筆,萬鬼伏藏。“
葉秦現在看的這本書籍,講的就是符籙大全,上麵有不少符紙的圖案,包括繪畫的過程也講的很詳細,一筆一畫之間都有分解的步驟。
雖然說古人繪製符紙缺少靈氣,但是他們繪符的思路,卻能夠給葉秦帶來很大的啟發。
符籙之術已經流傳千年,中國古代修道者認為,符咒作為山、醫、卜、命、相五術的根本,是修道者與上天對話的媒介和渠道,所以一直對此深入鑽研。
越是深入研讀符籙之術,葉秦也頗為感慨。
古人的智慧實在是不容小覷,如果不是因為自身條件的限製,無法產生靈氣,他們還真的能夠成功也說不定!
在這裡麵也給了他不少的啟發。
符籙繪畫雖然繁瑣,但是葉秦最大的優勢便是先天之炁,還有本源白骨上麵充滿神秘威能的金字。
若是二者結合,繪於符紙之上,必定能夠產生不可言說的威能。(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