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接觸過異世界產物?”
“是的,白驍是在工作組組建之前,和孟溪送回的異世界包裹進行過接觸。”
“而朱棋則是在仙人掌培育實驗的過程中,因為意外,被卷刺仙人掌刺破過防護服,劃傷了手腕。”
研究員說著,將兩位誌願者檔案中的接觸部分調了出來,放到會議投影上。
這位研究員觀點和證據並舉,看起來很有說服力。
尤其超凡力量項目組的組長,看到接觸檔案的時候更是眼前一亮,覺得似乎新發現就在眼前了。
不過現場其他人,卻和組長的反應不太一樣。
有人立刻提出了不同觀點。
“我認為這個說法有待商榷。”
“要說接觸異世界產物,其實參與實驗的所有誌願者都接觸過。”
“咱們的超凡石碑,不就是最直接的異世界產物麼,每位誌願者都在晨間訓練中和石碑進行過相處。”
“雖然沒有直接觸碰,但是他們修行的時候,的確是借助了石碑的。”
“既然我們認同超凡力量的積累和石碑有關,那能夠出現異常指標的誌願者們,應當是在體內成功感應了超凡力量,那相應的,我們也該認為誌願者們都在訓練過程中和超凡石碑進行了實質上的接觸。”
“即便這種接觸不是直接觸碰,但我們也應該把它算作接觸了異世界產。”
“所以我認為你的猜測不嚴謹,不能說隻有這兩人接觸過異世界產物……”
這位研究員的分析很有邏輯,很快也得到了不少組員的支持。
一時間,兩個觀點爭執不下。
然而居中看著一切的組長,心裡卻非常清楚。
直接接觸異界產物,的確是白驍和朱棋和所有人不同的地方。
因為所有誌願者一起接觸的超凡石碑,實際上根本不是異界產物,他們項目組的這塊石碑是偽造計劃打造的,是不折不扣的藍星產物。
所以在組長的心中,不僅認同第一位研究員提出的猜想,甚至還在猜想的基礎上,結合偽造石碑計劃做了自己的進一步推測。
也許偽造石碑,的確能替代超凡石碑在超凡力量修行中的作用,但是修行超凡力量,不僅僅需要石碑這一項內容,或許還需要接觸異世界的某些產物。
異世界的超凡修行者,每天除了麵對超凡石碑,他們每時每刻也在接觸異世界產物。
喝異世界的水,吃異世界的食物,呼吸異世界的空氣,曬異世界的太陽。
也許這一切接觸中,有某種東西,通過接觸在異界人的身體內積累。
而超凡者的修行,就是在通過超凡石碑,將這部分積累,在體內轉化成超凡力量的積累。
然後通過釋放體內積累的超凡力量,就可以使用超凡技能。
組長忽然有了一種直覺。
所謂的超凡力量,會不會是一種在異世界無處不在的東西。
它每時每刻都在異世界的自然環境和人類之間不斷循環著,在不同的環境下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著。
就像藍星世界的碳元素,在大地和海洋之間不斷進行著碳循環,它可以是大氣裡的二氧化碳,也可以是植物組成植物細胞壁的木質素,它在藍星世界中無處不在,在很長的時間跨度裡,以各種形式循環著。
超凡力量,會不會也是異世界某循環中的一種表現形式。
異界人從自然界攝取這種力量,然後用技能的方式將它釋放,讓它重回自然。
在異世界的自然環境,它的基礎可能存在大地、雨水,甚至是一塊卷刺仙人掌,一張麵餅。
所以和這些物質接觸過的白驍和朱棋,在體內有了超凡力量的基礎物質。
然後再通過偽造石碑和修行過程的催化,讓這種基礎物質積累轉化成了超凡力量的積累。
最後是技能訓練,兩人將這種物質以超凡技能的形式釋放了出來。
那釋放之後,這種物質,或者能量,元素,去了哪裡?
落到了測試用的飄帶上嗎?
還是直接發散到了訓練場地的空氣和地麵上?
想到這裡,組長很慶幸他們出於工作習慣,把訓練場地從操場上隔離了出來。
希望這種隔離,對異世界的超凡力量之源存在也有效果。
“組長,趙組長?”
研究員把趙梁從各種思路中喊了回來。
“嗯?嗯。”
趙梁重新回到討論之中。
他同意對“接觸”觀點做進一步的驗證,同時也理解認為“接觸”觀點不夠嚴謹的組員。
為此,項目組會對直接和間接兩種接觸方式,都設計驗證。
當然,前提是工作組執委會能接受他們提出的更進一步的實驗。
要驗證是否是接觸導致了白驍和朱棋的成功,那就必須讓更多的修行誌願者,和異世界產物進行接觸。
接觸方式包括但不限於觸摸、塗抹……
不知道道德約束委員會會不會否決,搞不好還要等到下一次組委會大會召開才能通過。
總之,先申請再說吧。
趙梁下了決定,當下就組織設計驗證過程,然後將設計好的方案提交給了工作組,等待執委會常務委員會的審核。
不過就在他們連夜做好方案,準備提交到工作係統的時候,一個新的支援需求,率先發到了他們的超凡力量項目組。
趙梁查看了需求內容,這不僅是一份外組的支援需求,它還是一份對異世界行動的直接支援需求。
孟溪需要他們的幫助了?
可是超凡力量項目組到現在,也沒有太多可以對外支援的研究成果。
他們現在隻是初步驗證了偽造石碑的效果,以及摸索出了一套快速投入晨間修行的心理引導方法。
難道孟溪需要這些?
繼續往下看具體內容,孟溪要的還真是這些。
在昨天晚上的異世界夜間儀式,“發光圓盤”現象再次出現,通過短時間的兩界通訊,孟溪提出了借鑒超凡力量項目組修行方式的需求。
她在異世界馬上要開始學徒修行了,但是身體對超凡力量的積累遲遲找不到感覺。
如果想要在修行期間得到重視,她必須快點找到突破。
於是她就想到了藍星世界的研究,孟溪畢竟是藍星人類,或許在超凡力量項目組找到的感應方式,比異世界人的感應方式更加適合她。
就算藍星的感應方式是以異世界的經驗為基礎找到的,但是其中有藍星誌願者的思考和體驗感受,孟溪從中應該能找到一些異世界修行者沒有注意到的東西。
而那些被異世界人遺漏的東西,或許就是她這個藍星穿越者在修行和感應中最缺少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