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祖那雙眼睛一旦睜開,仿佛就能看穿李玄微內心的一切。
李玄微心頭一緊,跪下不語。
“天底下誰都能修逍遙道,但又有幾個能修的了大道?大道朝天,天外有更遼闊的世界,屆時你你能渡己,也能渡人,所見所聽遠不是如今你能觸及。這些,你明白嗎?”
李玄微點點頭。
她修道,不是為了看的更多,聽的也能多,而是想遵循內心的想法,去追尋,去創造,屬於自己的道。
大道之上,萬事萬物皆能看的清楚,她也能看清自己最真實的內心。
“師祖,如何能放下一切,清心寡欲,旁無雜念?”
“放下所思,所想,所念,所愛。眼前人皆眾生,眾生皆平等。並不是讓你不愛,不想,不思,而是讓你愛眾生,想眾生,你可懂?”
親人,朋友,都是眾生。
將他們和其他人一樣無差彆地對待,可以愛,但不能偏愛。
將自己置身事外的看待人間的一切,有悲有喜,那也是為眾生悲,為眾生喜。
將父母,朋友,當做芸芸眾生來看,當做芸芸眾生來愛,這能做到麼?
如果她不曾入世,不曾親近那個家,或許她能做到這一切。
可現在她已經感受到了那種彆樣的溫暖和偏愛,她又怎麼能把他們當成普羅大眾,當成迎麵而來的普通路人呢?
“師祖知道,這對你來說很困難。所以,師祖想助你一臂之力。”
如何真正放下,那就讓他們各自生活,刨除自己對他們的影響。
而這些人當中,李玄微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小虎。
“那孩子若能回到父母身邊,會得到改得的父母之愛。他們雖貪婪,自私,但人皆如此,但他們對自己的孩子,也會傾注疼愛。你該放手,讓孩子回歸到父母身邊。”
“他的父母並不愛他。”
“愛意是需要後天培養的,來,我讓你看看,如果那天沒人把他撿去,他以後的人生會是什麼樣子。”
說著,師祖長袍一揮,李玄微眼前突然閃過一陣白光,待她回過神時,眼前已然是另一片場景。
在這裡,她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到了小虎彆樣的一生。
女人在丟了孩子後很快忍不住反悔,又跑回去把孩子抱起,擁在懷中不停地親吻哭泣。
男人在看到孩子被抱回來後,並沒有說什麼,坐著抽了幾根煙之後也把孩子抱過來,說了句。
“媽的,養!老子砸鍋賣鐵也養!”
男人並不是個合格稱職的好爸爸,他自私,他貪婪,他懶惰,但卻還有些責任心。在與孩子一天天的相處中他愈發的關心愛護自己的兒子,為了養孩子養老婆,他嘗試了所有能賺錢的法子,最後選擇了來錢最快的抽下水道汙水的工作。
他一次次下潛,女人抱著孩子就在家裡默默祈禱。
家裡的條件確實改善了,孩子能吃奶水吃飽了,一家三口過得越來越融洽。
再後來,孩子上學了,和小虎不同,這個孩子雖然說話慢,但卻在喊出“爸爸”“媽媽”之後,也慢慢的學會了更多的話,等到上小學的年紀時,孩子已經和普通人無異,說話流利,語速正常,活潑好動,調皮愛鬨。
是的,眼前的小虎,是她從沒見過的小虎。
會說話,會肆意玩鬨,會闖禍,會耍小脾氣,還會主動去結交朋友,培養了踢足球的興趣愛好,每天的生活就像正常孩子一樣,普通,卻又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