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景猜對了。
彆說約會,溫思雨已經快連吃飯的時間都沒了。
溫思雨日常還要學習數學和物理知識,做數學和物理練習冊,背語文和英語作文,任務比其他學生更繁重。
下午放學後,距離晚自習開始還有一個小時,溫思雨的競賽題還有38道沒做。
季景過來敲門時,溫思雨癟著嘴:“我不吃了,我題還沒寫完。”
季景皺眉:“還差多少?”
溫思雨:“還有38道。”
季景沒說什麼不能不吃飯對身體不好,可以等吃完飯回來再寫的話,他明白吃完飯回來再寫肯定來不及。
季景沉吟:“想吃什麼,我幫你帶過來。”
溫思雨眼睛一亮,滿眼都寫著你怎麼那麼好,時間緊任務重,溫思雨也沒跟他多寒暄,跳起來親了他一口:“幫我帶一份小籠包加一杯八寶粥,愛你。”
季景:“......”
季景手放在自己臉頰上,怔愣了好一會,嘴角不由自主上揚。
周圍響起輕微的抽氣聲。
季景放下手,這才意識到他們現在的位置在十班,十班還有零星幾個學生沒出教室。
季景若無其事輕咳一聲。
學生們連忙轉過頭,繼續你推我我推你:“站在這裡做什麼,趕緊走走走,一會兒13號鴨腿飯就賣完了。”
“啊對,趕緊,中午你不是說要請我吃飯嗎?”
學生們臉色通紅的走出教室,剛關上教室門就原地跳了起來。
啊啊啊myeyes!!
媽媽我磕到了!!
季景:“......”
溫思雨拿著筆繼續思考自己沒做完的題,季景呼出口氣,目光在溫思雨粉嫩的唇角上劃過,手指頓了下,兩秒後才移開目光:“我走了。”
溫思雨沒聽到。
季景走出教室兩分鐘,溫思雨才抬頭,把一道題目完整的寫下來。
剛剛季景是不是說什麼了?
嗓音好像有點兒啞?
算了,繼續寫。
溫思雨牙齒咬著筆尖,看向下一道題。
她太托大了,因昨晚在空間裡分給生物競賽兩個小時,所以今天中午午自習時間寫了數學和物理。
明天她會吸取教訓。
今日回教室比較早的學生,都有幸見到一個場景——季景正坐在溫思雨旁邊,把粥喂到溫思雨嘴邊。
林老師讓大家大量做題,就是想培養學生們對某種類型題的手感,力圖讓他們達到隻要一見到這種類型的題,條件反射就能寫出答案的程度。
溫思雨在生物競賽上耗了一整天,越到後麵就越有感覺,答題的速度漸漸變得得心應手。
她原以為自己一個小時肯定寫不完剩下的38道題,但一個小時後,溫思雨的題目僅剩下最後幾道。
溫思雨一手拿著小籠包啃,一手在卷子上寫答案,程輝走讀,不參加晚自習,季景便坐在他的位置等溫思雨。
季景見溫思雨做題沉迷,順手把手裡粥的吸管遞到溫思雨嘴邊。
—
第一天隻是一個開始。
第二天第三天,林老師每天發的作業都卡在他們的極限上,令人欲生欲死。
從第四天開始,溫思雨和家裡父母商量決定住在學校。
溫思雨家距離學校並不遠,但從教室到校門、再從校門口到家裡,加起來怎麼也需要二十多分鐘,一來一回就要浪費在路上一個小時。
一個小時足夠溫思雨寫二三十道題了。
季景某天晚上對著月亮許的願,完全落空:
溫思雨走路速度變得風風火火,加上她開始住校,每晚生物競賽教學結束後,兩人在夜色中並肩漫步的時長最多兩分鐘。
不對,現在不應該用漫步,準確形容詞應該是‘競走’。
星期天有空約會——
這個更不必提,溫思雨壓根沒空。
一起學習這個願望倒還幸存。
可林老師講課速度特彆快,她要求學生們記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然後去課下消化加鞏固練習。第二天用二十分鐘,回答複習他們昨天無法理解的難點。
以她課上知識點之密集,溫思雨敢分心,回頭就可能聽不懂。
一起學習,變成了字麵上的‘一起學習’。
季景統計了一下最近幾天溫思雨和他說的話。
最多的一句是:可愛,這道題怎麼做?
第二多的是:可愛,這裡我沒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