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冬青還打算基於p開發出視頻通話功能,但技術方麵依然存在缺陷,最近正在考慮整體收購一家創業公司,吸納對方的技術以及人才,用來節省時間。
看似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不知不覺間,他已經快要完成在科技信息行業的大概布局了,紐約這邊的公司更像是個輸血站,葉冬青通過它來賺錢募集資金,企圖實現在互聯網產業的宏大目標,實際上他也正是這樣做的,並且還成功了,至少直到目前為止都很成功,傳統金融產業哪有信息科技領域賺錢,既然有了這麼個難得的機會,他自然想通過最省事的途徑實現目標——賺足到死都花不光的恐怖財富。
坐在書房裡。
不遠處就是那個圓柱形的熱帶水族箱,裡麵有珊瑚和海葵等等,一群熱帶魚在裡麵安家,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海底生態係統,偶爾換換水就能養活它們。
為了這兩個浴魚缸裡的小寵物,書房和客廳的暖氣二十四小時都得開著,因此家裡還多了些比較難照顧的熱帶植物,看起來相當不錯,窗外寒風刺骨,在家穿短袖都覺得悶熱,將溫度稍微調低後,葉冬青再次坐回電腦前。
屏幕上顯示的是今天剛上線的youtube主頁,裡麵有些短視頻,既有程序員們自己拍攝的風景和動物,也有這款程序的主設計師介紹如何操作它的簡介,時常都在十分鐘左右,視頻下方顯示的瀏覽量低到可憐。
利用電腦看視頻,這種技術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出現了,史蒂夫·喬布斯那會兒還沒被趕出公司,曾在麥塔金電腦的發布會上展示過一段,眨眼間時間已經過去將近二十年,期間受限於產品硬件和網絡傳輸速度的限製,類似的視頻分享概念一直存在於紙麵上,出現過幾家同類公司,但都沒成氣候。
印象中,葉冬青最早接觸到互聯網視頻就是使用youtube來實現,大概在2006年前後,穀歌剛收購這家公司不久,當時從新聞裡看見消息,驚訝於那十六點五億美金的高價,這才專門搜索看看。
說來搞笑,現在fb成了他的,youtube和skype也是,從普通用戶搖身一變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人生就是這樣奇妙。
看完兩條視頻內容後,葉冬青起身找來數碼錄像機,自己拍了書房、水族箱,並且到客廳拍了養著龍魚的魚缸,以及牆壁上的油畫等等,總共四分多鐘的短視頻,然後返回電腦旁拆下內存卡,將文件拷貝到電腦裡進行上傳。
速度有點慢,就這麼點資料,足足上傳十多分鐘,服務器是租來的,新款配套服務器又在定製過程中,目前隻能這樣,葉冬青家已經配上了市麵上最快的網絡服務設備,也就意味著普通人如果想上傳點什麼,隻會更加緩慢,除非選擇壓縮視頻,這種功能暫時還沒推出。
跟矽穀那邊通電話交流時候,文件終於上傳好了,他用自己本名注冊成為了第六十六位用戶,從賬號數字就能看出來,之前那些應該是開發人員們注冊的號。
立馬就能在youtube主頁上看見自己作品,隨手拍了張照,準備發個fb公開消息慶祝一下,在自己粉絲當中先預熱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