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徽商(1 / 2)

大宋茶商 孤木無兮 2973 字 1個月前

《大宋茶商》全本免費閱讀

黃山腳下離茶園最近的鎮,名為西遞鎮,也就是江四娘租的宅子所屬的鎮。

鎮子清幽雅靜,來往的車馬不多,都是些鎮上和附近村子的人。

許是因為這西遞鎮並非徽州茶種植的重點區域,並沒有什麼慕名而來的商隊。

就連正經的茶館都沒有,隻有些零散的茶攤,供過路人歇腳、止渴。

江吟背著手,邊走,邊提議道:“往後咱們倒可以在這兒開個茶樓。”

彆看隻是個小鎮,路過在鎮邊歇腳的人可不少。

而且,鎮上也有不少有錢人。若是多花個幾文錢,便能享受更好的待遇,相信很多人都是願意的。

江四娘笑道:“這年頭大家都不好過,若是大夥兒都能掙到錢,鋪子的生意更不會差了去。”

不知道想到什麼,江四娘輕笑出聲,隨即麵露讚賞道:“不過,徽州人倒是聰明。這些日子,我瞧著遍地都是做生意的。

不管是路邊攤販、走街串巷的貨郎,還是外出的商隊。能做的、能掙錢的,他們都會去嘗試。”

相比巴蜀的安逸舒適,徽州這邊生活更為緊張,這也是因為徽州特殊的環境因素造成的。

巴蜀之地的糧食完全能夠自給自足,還能有富餘往外賣。

但相反,徽州這個地方確實極度缺乏糧食生長的條件。

首先地勢上‘鹹有溪山之勝’,不利於雨水的儲存,缺乏灌溉水源。

其次,氣候常年不穩定,降水不均,不雨易枯,驟雨則山漲暴,乾旱和洪澇等自然災害頻繁。還有土地貧瘠等,都不利於靠天吃飯的農戶生存。

?另外,徽州地區還麵臨著人口和土地的矛盾。

因著徽州屬於山區,居萬山環繞中,川穀崎嶇,峰巒掩映,山多而地少,所以土地資源匱乏。

但人口不斷增長,導致徽州所產的糧食,不足供徽地所居之人口。

以上種種因素,導致徽州人除了種地外,還得另謀生路。而從商,便是一條有利可圖的出路。

商無大小,隻要能掙到錢,便是一條好出路。即便商賈地位低下又如何,人活一世,首先還得考慮飽腹的問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