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極限(2 / 2)

“所以你故意不包夾,就讓阿甘這麼一直打嗎?”

茵曼搖頭,道:“我不是害怕,我是了解他。”

“不是,我說了,我想知道他的極限。”

茵曼無話可說,兩人關係很好,所以茵曼知道尼爾森的脾氣,倔強的要命。

當然,在NBA做教練並且能做出一番成就的,沒有一個不是固執己見的。

這點上來說,茵曼知道自己做不了教練,隻能做幕後工作。

兩人說話間,第二節比賽已經打了三分鐘,甘國陽在場下休息。

比爾-沃頓在場上,他的風格就和甘國陽截然不同。

大量的高位持球,不斷指揮隊友進行跑位,這樣的打法雄鹿反而比較適應。

任憑伱怎麼跑,雄鹿就是不停進行換防,保證開拓者球員麵前始終有人。

這就使得開拓者的傳切跑位很難找到空隙,沃頓最後不得不自己運球往裡衝。

急停的

打板跳投沒有命中,康明斯拿到後場籃板,肯尼-菲爾茲快速反擊衝擊籃下上籃得手。

沃頓的回防速度是個問題,飽受傷病折磨的雙腿讓他每一次奔跑都需要謹慎,他沒法像甘國陽那樣拚了命的飛奔,然後封蓋掉對手的反擊上籃。

雄鹿在銜接段快速的追分,今晚開拓者很疲憊,而雄鹿打得非常凶猛,防守在第二節開始上強度,同時反擊打得非常堅決。

和雄鹿攻防俱佳,經驗豐富的後場相比,開拓者的後場要薄弱很多——不是球員水平差,而是在經驗和戰術上有差距。

拉姆齊的戰術核心是圍繞前場,後場隻是輔佐。

同時德雷克斯勒、特裡-波特的賽場經驗,比賽技巧比雄鹿後場差不少。

尼爾森打造這套後衛體係已是許多年,蒙克利夫、普萊西、皮爾斯、肯尼-菲爾茲、克雷格-霍奇斯、邁克-格倫。

當時的NBA沒有任何一個球隊像雄鹿這樣,囤積這麼多的6尺5以下的小個子後衛。

像開拓者常年隻有兩名小後衛,去年是瓦倫丁和科爾特,今年乾脆變成波特和科爾特兩個菜鳥。

而且雄鹿隊的第12人和彆的球隊也不一樣,彆的球隊都簽7尺長人,尼爾森要了一個195的後衛德裡克-羅蘭。

第二節雄鹿隊利用速度和高速輪轉的防守,以及犀利的反擊快速追分,一度將比分迫近到隻差5分。

拉姆齊叫了暫停,甘國陽替換下米切爾-湯普森重新登場,他一上場,現場球迷的聲音都小了一點。

整個比賽的節奏瞬間緩慢,沃頓和甘國陽一次高低位的配合,甘國陽迎著三人的包夾接球高難度左手勾手命中!

到了防守端,拉姆齊同樣做出了變化,不讓甘國陽打**位,而是讓他和沃頓在籃下一起蹲坑。

這樣雖然放棄了對雄鹿外線的壓迫、延誤,但相應的更好保護了籃下,反正外線隨你投。

你投進了我也沒辦法,但突破你彆想,後場籃板我倆全包,我們也不打反擊,我們就慢慢磨。

康明斯左側低位接球試圖背打甘國陽,但轉身的投籃**擾沒有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