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我沒聽見(2 / 2)

這場加州總決賽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在這種大型體育館內,麵對上萬名球迷觀眾比賽,心理感受和在中小體育館是完全不一樣的。

高聳的穹頂,閃耀的燈光,山呼海嘯一般的噪音,如同古羅馬鬥獸場,又好像宏偉的宗教祭壇。

球員們是角鬥士,是神靈的祭品,站在場地上,比賽不再隻是比賽,而是決鬥,是關於信仰的祭祀。

今晚水鐘隊的對手是來自洛杉磯的河濱理工高中,在這場比賽之前兩隊從未碰過麵,甚至完全不了解對方。

在錄像技術不發達的80年代,雙方都沒有看過對方的比賽錄像,互相之間一無所知,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遭遇戰。

唯一對河濱高中有所了解的人是甘國陽,因為他在查看比賽大名單時,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雷吉-米勒。

比賽開始之前,甘國陽摟著許勳的肩膀,道:“阿勳,比賽的時候多盯著點那個30號,不要因為他離得籃筐遠就放鬆警惕。”

許勳點了點頭,他是水鐘隊外線的防守箭頭,死纏爛打的防守型後衛,他敢於撕咬加利福尼亞任何一個超級外線得分手。

比賽即將開始,現場的解說、裁判、記者、播音員紛紛就位,分布在球場四周的幾台大型電視直播攝像機將鏡頭對準了球場。

這是一場現場直播,加利福尼亞幾十萬的電視觀眾將在家中收看這場比賽——比賽的收視率超過了一場普通的NBA比賽。

出場儀式時,當現場的播報喊出“Sunny-Gump”的名字時,觀眾席有了一陣小小的起伏,某個區域有人在歡呼。

甘國陽朝著那個方向看了一眼,看台上的燈光已經熄滅,黑漆漆的看不清楚,應該是洛杉磯的華人球迷團體。

在介紹河濱理工高中的球員時,現場的聲音明顯要大很多,尤其是介紹到“雷吉-米勒”。

倒不是因為雷吉-米勒在洛杉磯有多麼出名,他是個不錯的球員,但真正有名的是他的姐姐——馳名全美的女籃巨星,單場拿下105分的超級得分手謝麗爾-米勒。

她在南加州名氣極大,是家喻戶曉的籃球明星,雷吉不過是活在她陰影下的可憐弟弟。

直播攝像很適時的將鏡頭切給了坐在場邊觀戰的謝麗爾-米勒,姐弟倆長得如出一轍,都是瘦長的身形。

比賽在一種壓抑、沉悶的氣氛中開始,一是因為這場比賽非常重要,是第一次南北加州爭霸,雙方從球員到教練都很緊張和謹慎,二是因為當時的籃球比賽娛樂元素少,現場沒有啦啦隊,也沒有什麼花哨有趣的互動活動,球迷們在現場好像在觀看一幕嚴肅的話劇,這點直到後麵幾屆才有了改進。

雙方一開始的攻防都打得很慢,陣地戰、聯防、不斷的傳導球,謹慎的出手。

之前沒有過對戰經曆的兩支球隊,在互相試探對方的強度,如同在野外遭遇的蛇與豹在對峙。

豹看起來更龐大,有鋒利的牙齒和爪子,似乎一掌就能將蛇拍死。

可是蛇有毒,豹子隻要被咬上一口,就會一命嗚呼。

河濱理工高中更像毒蛇,他們的頭號得分手是那個看起來瘦弱、不起眼的30號。

隻有甘國陽心裡清楚這是一個危險的球員。

為了方便電視台直播,和足夠多的廣告商合作,決賽不再是上下半場製,改成了4節48分鐘製。

這對球員的體能,球隊輪換提出了更大的考驗,這也是貝爾曼白天一定要找地方熱身的原因。

甘國陽在第一節慢吞吞的參與到球隊的攻防中,他收起了自己的牙齒和爪子,和毒蛇不斷周旋。

雙方在場麵上勢均力敵,在第一節結束時打成了16:16平手,甘國陽在首節拿到4分,抓下了7個籃板球。

兩隊的進攻打得很溫和,得分大量來自於外線投籃,兩隊都堅持聯防,外線的出手機會不少。

到了第二節,畫風突然出現了變化。

比賽的節奏加快,甘國陽沒有在場下休息,水鐘隊的攻防一刻也不能離開他。

雷吉-米勒在防守中突然出手,將球從富蘭克林的手中斷掉,然後邁著有些內八的步伐,運球一條龍快下。

在快接近籃筐時,米勒稍稍放慢了速度,他調整步點準備來一個雙手扣籃。

這時他的餘光瞥到了場邊的姐姐,姐姐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她是要為自己的扣籃歡呼對麼?

可是看表情好像不對,她張大嘴在喊什麼,她在喊什麼?大西部論壇球館裡實在是太吵鬨了,米勒根本聽不清。

他自顧自地起跳,準備雙手灌籃,然後後麵一個大手伸過來,將球硬生生給摁了下來。

【……後來我才知道,我姐姐當時站起來不是為我歡呼,而是朝我大喊‘後麵有人’,大西部論壇球館太吵了,我沒聽見。】

————————1995年出版雷吉-米勒傳記《I love being the enemy》,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