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選擇(2 / 2)

不過他心裡也有些忐忑,拉姆齊這位名帥,標準的學院派,對那些花裡胡哨的打法、風格一向比較抵觸。

去年球隊的新秀德雷克斯勒和拉姆齊之間已經有一些隔閡了,就是因為德雷克斯勒打法奔放,不是傳統的後衛,兩人在戰術打法上總是有衝突。

德勒克斯勒對自己的上場時間表示不滿,而拉姆齊認為德勒克斯勒場上、場下都過於散漫,而且他的投籃不令人滿意。

“甘的投籃要是能給克萊德就好了……噢,那個叫波特的家夥也不錯,投籃很出色。明天最後一天,去看看他的表現。”

茵曼對這次能來印第安納的奧運選拔現場考察感到很慶幸,能親眼見證這些青年才俊訓練、打球,對未來開拓者挑選年輕人有很大的益處。

而且茵曼隱隱能覺察到,區彆於70年代,80年代的年輕人正在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對待籃球,開創新的打法。

巴克利、喬丹、甘國陽,這些天才球員都打破了之前籃球場上的固有認知。

比如巴克利隻有後衛的身高,卻比中鋒還重,又能像前鋒一樣打球,衝起來坦克一般無人能擋。哈塞爾和杜馬斯兩人試圖在比賽中阻擋巴克利,結果一個被撞斷了肋骨,一個被撞飛在地懵了半天。

喬丹雖然是得分後衛,但已不再是中鋒身邊的輔助手,他的速度、爆發、彈跳,在球場上打球時,和周圍其他人簡直不是一個次元,仿佛有兩個圖層在運作。

甘國陽更是打破了中鋒這個最古老位置的禁錮,他靈活,充滿活力,投籃精準,能全場運球,絲毫沒有中鋒的死板。

其它還有像卡爾-馬龍、帕金斯,也不再是傳統做苦力的**位,他們靈活,強壯,充滿攻擊性。

反倒是名氣最大的帕特裡克-尤因,顯得有些古板、黯淡了。

比爾-拉塞爾曾經留下的勝利陰影依舊籠罩著很多人,出身波士頓的尤因一直被認為是拉塞爾第二。

茵曼之前也這麼認為,他看甘國陽的打球風格,尤其是進攻,總認為他有些像威利斯-裡德,而拉塞爾在聯盟的時候,裡德從未贏過,隻有等拉塞爾退役,裡德才率領

尼克斯崛起。

可茵曼現在的觀念在逐漸改變,或許時代真的變了。

他腦子裡亂哄哄的,想這想那,最後沉沉的睡去,到第二天早起去參觀球員們上午的訓練,他想重點關注一下波特。

結果到了體育館,波特卻沒有來,奈特告訴他,波特今天身上長水痘,估計是不能留在訓練營了,他準備打電話,讓之前被淘汰的戴爾-庫裡過來頂替波特。

而甘國陽也沒有在訓練場,茵曼著急問道:“甘去哪兒了?”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