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人工合成材料(2 / 2)

但這是一個理想模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其實很難實現。

因為決策者是很難把握這個所謂的相對較低的生存標準究竟是怎樣個低法,以及一定數量的人口究竟是多少。

雖然社會學家和生物學家可以計算出維持人類種群自然繁衍和基因多樣性的人口數量,但他們並不能保證這個數字就一定能扛過末日的災難。

道理也很簡單,那就是他們不能保證未來不會發生大的變故導致人口降低。

而且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相對較低的生活標準雖然比儘可能多的讓更多人活下來有更高的抗壓能力,但這個更高也隻是相對而言,誰也不能保證它就剛好能扛過環境的異變。

所以與之相比,感性一點的讓更多人活下來,或者理性一點的儘可能保證少數人活下來,就要容易做出選擇的多。

而且還有更關鍵的一點,前者不需要考慮選擇讓誰活下來,後者也不需要考慮選擇讓誰活下來。

不過比起這個,珀菲科特現在還是需要解決擺在眼前的問題。

“我有個朋友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材料方麵的課題,或許他能幫到我們。”奧利弗腦子轉的很快,既然無法通過製造煉金裝置來實現個人保暖,那就從衣服或者其他方麵來解決這個問題。

從這一點上出發,他所認識的一個研究人工合成材料的朋友無疑可以派上用場。

聽到奧利弗說認識研究人工合成材料的人,珀菲科特倒是沒有感覺到意外。

這個世界雖然因為煉金術的存在,並沒有發展出化學這門學科,但這並不意味著化學不存在了。

事實上就像珀菲科特穿越前的世界一樣,早期化學其實就是煉金術的一部分,隻不過原世界並沒有神秘存在,煉金術裡那些神神叨叨的部分就逐漸消亡,而更務實求真的化學隨之發展起來。

但在這個存在著神秘的世界,發展起來的是煉金術,於是化學這門學科便沒有從煉金術中分離出來,它隻是煉金術的一部分。

所以這也就導致了原本歸屬於化學研究的項目,在這個世界依舊屬於煉金術的範疇。

比如說在原世界誕生了塑料、化纖、滌綸、腈綸等等諸多人工合成材料的化學研究,在這個世界就是徹頭徹尾的煉金術。

不過也正因為都屬於煉金術,這些研究相對來說並不怎麼受人待見。

畢竟煉金術能做到的事情不是單純的化學能相比的,最起碼一點,化學也是講科學道理的,但珀菲科特的賢者之石可不講這些,它是能打破物質守恒和等價交換原則的。

所以對於煉金術士們而言,他們追求的是更高層次的物質轉換,比如說點石成金、長生不老這些,而不是發明聚酰胺纖維給女性搓絲襪。

這些沒有任何神秘力量參與,甚至於都不需要發動煉金術就能夠獲得的物質變化,一般情況下隻有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煉金術士才會去研究,也因此他們往往有些被瞧不起。

不過珀菲科特對此並無任何偏見,她隻是對奧利弗說道“你可以讓你的朋友試試用人工合成的方式製造出類似於棉花的人工合成材料,如果他能做到的話北極科考計劃可以有他一份。”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