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和底托上那足以稱之為驚豔的技術相比,寶石上的附魔技術就顯得十分的拙劣了。
尤其是當她仔細研究透徹,並且搞清楚了古代的加工者是如何在寶石內附加上各種特殊效果之後,對製作寶石的古代工匠她就越發瞧不上了。
這不是以現代人對故人的指摘,而是作為一個煉金術士,在搞清楚了古代工匠是如何實現這一技術之後,對這項技術本身的不屑一顧。
而因為她在經過了仔細的研究之後確認,這枚寶石之所以能夠展開護盾抵禦襲擊,其核心因素還是神性。
是的,這些神器當中也同樣存在著神性。
不僅僅是這枚胸針,更包含了珀菲科特目前手上所持有的全部神器。
其威力巨大的種種效果,追其根源來曆,最終都能夠被歸結於神性這個概念上來。
不同的神靈所產生的神性效果不同,但這隻是外在的表現形式,其內在的本質依舊是神性本身的特殊性。
這種基於眾生信仰所誕生的特殊力量,本身更像是一種意誌乾涉現實的具現化。
因為信徒對於神靈有著種種不同的期望和崇拜,當這種崇拜和期望化作具體的現實時,就會賦予其不同的效果,對現實施加不同的改變。
體現在珀菲科特手中這枚胸針的寶石上,便是古代的信徒對一位權能是守護相關的神靈的崇拜,使神靈的這種權柄化作了對現實的乾涉,基於抵禦襲擊、展開防護的概念而改變了現實。
而這種概念被封存進寶石裡,這項權能便被固化到了寶石之中,並由此可以借用這枚寶石來施展對應的權能。
也正因為如此,珀菲科特對於寶石本身實在是很難表現出欣賞、讚譽之類的情緒。
與之相反,她對胸針底托的製作工藝極儘讚美,在她看來這才是煉金術士智慧和實力的體現。
或者也可以這樣理解,寶石中的神性是火藥,而針對寶石的附魔將神性做成了炮彈,而底托則是把這枚炮彈打出的炮管。
固然炮彈的威力要看彈殼內的火藥夠不夠勁,但真正能夠讓炮彈發揮出它應有的威力的,還是要看炮管能夠把它打出去的時候能夠有多快,以及它能夠被打出去多遠。
而承裝火藥的炮彈同樣在其中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然而很顯然,在這枚胸針上,火藥是頂級的,炮管也是頂級的,唯獨這炮彈……不入流。
銳評之後的珀菲科特解析了胸針上所使用的全部技術,其中底托的部分實在是給了她很大的啟發,讓她決定基於學到的技術,做一點新東西出來。
當然,神器就不要想了,她手上雖然還有幾個當初俘獲來的先祖之靈,但抽取神性拿來做這些就顯得有些浪費了。
珀菲科特計劃是仿照胸針,用自己的技術仿製出一批可以生成護盾的裝備,應用到自己的兩個騎士團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