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候選人的意外退場,公開演講的進程不得不暫停了幾分鐘,用於處理後續事宜。
畢竟把人抬走,再平息會場秩序也是需要時間的。
而在有了這麼一個丟人的範例之後,後續的候選人在演講時無疑慎重了許多,講的內容雖然還是顯得空洞和寬泛,但至少能夠聽得出來他們都在儘可能的努力讓自己表述出來的觀點顯得專業,以及更重要的貼合實際。
即便在珀菲科特聽來,這些家夥講的內容與真正的實際有著巨大的差距,但姑且算是這些人努力過了,她也就沒有過於苛求。
隻是又後續問了幾個問題,隻要這些候選者不是那種隻有一張嘴的蠢貨,有一些實際的施政經驗或者公務員履曆,基本上都能夠回答的上來。
這種結果也算是釋放出一個信號了,珀菲科特不喜歡沒有實際履政經驗的家夥。
對於珀菲科特的這種態度,大多數人都表示了支持,畢竟一個什麼經驗都沒有的家夥成為首相,大家都本能的不信任這個人能夠乾好總統。
但這也同樣帶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多數人變得更信任年長者,而年輕人則被視為經驗不足。
不過這一點在這個時代來說倒也沒有太大問題,年輕人和年長者相比,確實無論是經驗還是見識上都有著巨大的差距。
即便是在珀菲科特穿越之前的原世界,在進入信息化時代、獲取知識變得容易之前,整個人類社會也更多的是經驗社會,大家更多的是靠時間堆積經驗和閱曆。
一個有著多年執政經驗的老者,顯然無論是觀感還是實際執政上都是要比年輕人更靠譜的。
當然,隨著時代的變化,年長者更多依靠經驗的因循守舊也會暴露出很多問題,但這對於眼下的環境來說,珀菲科特覺得還是來個穩重一點的年長者或許更合適一點。
也正因為如此,北境推舉出來的首相候選人是一位大約年近五旬左右、有著豐富從政經驗的公務員。
配合上雖然年輕,但在工人群體中有著巨大聲望的卡蓮,這一對組合給人的觀感無疑要比前麵那些候選人好上很多。
畢竟既有年長者的沉穩,也有年輕人的活力,兩者互補對於一個政權來說,是非常重要且具有吸引力的。
這也讓不少派係感到後悔,自己為什麼沒給候選人挑一個合適的副手。
年長者參與競選,副手進行輔助和積累經驗,等年長者乾的差不多了,副手也成長起來了,有了足夠的經驗和履曆,便能夠自己參選了。
隻要維持這種正向循環,很快就能夠讓自己的派係在首相競選這件事上撈到足夠的好處。
然而這是第一次首相競選,大家都沒有什麼經驗,反倒是北境方麵似乎對此做足了準備,這一手組合拳打出來著實讓不少派係大呼上當了和狼來了,感到招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