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主動適應(2 / 2)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這應該叫做返祖現象,屬於在極少數或者特殊情況下,人類的基因發生了突變,將一部分已經退化或者在生命演化過程中已經被淘汰的特征重新恢複的情況。

硬要說這是一種生命進化,或者說生命為了適應變化的氣候做出的改變是不對的。

但人類作為生命的一種,也確實會本能的遵循自然規律,將自己的生命形態向著更適應自然環境的方向演化。

這種演化無所謂優劣,它隻是生命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所做出的改變。

就如同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人種膚色會更白、體脂率會更高,同時身體表麵會有濃密的體毛和更高的鼻梁,這些特征並不是什麼人種優劣的區分,而僅僅隻是為了適應寒冷環境做出的改變。

白色的皮膚是因為接受的日照更少,濃密的毛發是為了禦寒,高鼻梁是為了在呼吸時有一個更長的呼吸通道,讓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空氣多停留一段時間,減少呼吸損失的熱量。

而低緯度地區的人種則有著更黑的皮膚、更善於奔跑的身體結構、扁平的鼻子和打著卷的短頭發,這同樣也是他們為了適應環境而做出的改變。

然而這種演變發生的時間是漫長的,甚至是需要物種繁衍至少幾代的時間來實現的。

即便灰熊部落的薩滿們有什麼技術可以刺激這一過程,讓它發生的速度大大加快,珀菲科特也覺得這並不是一兩代人就能夠看到顯著變化,甚至是達到演化成另一個物種的程度的。

不過這也算是一種思路,所以珀菲科特並沒有乾涉他們的做法,隻是決定派一個研究團隊過來,研究一下灰熊部落薩滿們的做法,然後看看能不能研究清楚對方的技術。

從那些薩滿們使用的藥劑和巫術來看,這有些近似於人體煉成的手段。

隻是和珀菲科特那種近乎於瞬間改變的強效煉金術相比,薩滿們的巫術相對來說見效要更加的緩慢,但相對而言他們的巫術也消耗更小一些。

“藥劑、巫術加持,然後再通過環境的刺激從而自然演化嗎?”珀菲科特將這些信息記錄下來,她覺得這給了她新的靈感。

儘管這種做法看起來稍顯‘落後’和‘野蠻’,但在深入了解之後珀菲科特卻覺得這其實是一種很務實的做法。

雖然比起蓋房子、建庇護所和能量塔相比,這種人去適應環境的做法多少顯得不那麼的高效,但這未嘗不是一種對現有技術路線的補充。

現實不是遊戲,不會出現非此即彼的情況,珀菲科特完全可以兩種路線都進行嘗試,甚至是將兩者結合起來。

至少她在看過了灰熊部落薩滿們的技術之後,便已經有了相應的思路,可以對他們的技術做出調整和改良,使之變得更加行之有效。

甚至珀菲科特還由此延伸出更多的想法,比如說這種技術路線是否能夠應用到其他方麵。

比如說以這種方式來催生出一種更強大的戰士,讓他們更容易突破超凡者的瓶頸,更快的成長為合格的戰士?

以珀菲科特在人體煉成方麵的造詣,她確實可以做到這件事。

隻是她需要進行一個細致而嚴謹的設計,而不是一拍腦袋就決定去做某些事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