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一送一(1 / 2)

當得知黎初要選這個本的時候, 唐從南十分猶豫。

誠然,這個劇本大概看起來很有趣, 但這部劇的導演是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導演之前有導過電視劇,但並不是什麼很出名的作品。

而且這部作品的設想和構架注定了它是一部很燒錢的電視劇,特效這些錢是很難省掉的,而據唐從南所知,他們背後似乎並沒有很強力的資本支持,也就意味著節目組的經費可能會非常緊張。

黎初可以根據興趣去選擇劇本, 但是作為她的經紀人,唐從南,必須要從多方麵去考慮這個劇本它到底值不值得接。

一部好的作品的呈現, 不是僅僅有一個好的劇本故事就足夠的, 能致使它變動的因素很多。

“你的顧慮是對的, 我們先了解一下。”

黎初明白唐從南的擔憂, 讓唐從南找來了導演的電話,她去聯係。

在聯係之前,黎初特地查了一下這位導演的資料。

這是個畢業於名牌大學的青年導演, 性彆為beta, 大學畢業設計拍的短片獲了獎,在進圈工作之後拍了一部家長裡短的電視劇, 電視劇反響平平,她之後也沒有什麼作品。

黎初依舊給她打了電話, 她對這個故事真的很感興趣。

當知道黎初有意參演的時候,電話那邊的女人非常的興奮。

“黎老師,我們約一個時間出來吃飯可以嗎?你看你最近什麼時候有空,我這邊都可以配合你的時間。”

“明天中午, 青年路的易和居,具體的時間和地點我稍後發給你,可以嗎?”

“當然當然!”

黎初再聯係結束之後,將視線重新放回了劇本上。

她心裡有非常理想的對戲人員,這個人非她女朋友莫屬。

但是在不知道對方是否靠譜之前,黎初決定還是先不把這個消息告訴寧曼青。

總之明天中午就可以了解到,到時候再告訴寧曼青也不遲,反正寧曼青最近也沒有什麼新片計劃,剛剛拍完的《見我淩姍》耗費了她太多精力,她不是商業片演員,所以不需要頻繁的去接片子。

寧曼青重新把視線放回了,劇本上看著劇本之後的故事。

很難說故事裡的兩個人到底有沒有相愛,若說她們之間是沒有愛情的,好像也並不是那樣,可若是說她們之間是相愛的,似乎也並非如此。

因為世紀模範愛侶的稱號,主人公活在了鎂光燈下,她們一起出席各種場合,一起上婚後綜藝,一起拍雜誌,一起演電影,成為了娛樂圈裡非常成功的營銷典型。

故事的最後,她們這樣過了一生,一生都是彆人眼中的模範愛侶。

她們從不在外人眼中貌合神離,她們不出軌,她們有默契,他們會從細枝末節中透露出在乎對方的東西。

可是在沒有攝像頭,再沒有彆人的視線下,她們就算睡在一張床上,也從不擁抱親吻。

alpha會定期對omega進行標記,在那個時候她們也會有過瘋狂的激情,可在理智回籠冷卻下來的時候,好像又淡淡的帶著點乏味空虛。

她們之間的關係,像一根燃儘了的灰燼凝為固體的煙。

這種感情是愛嗎?黎初想並不是。

愛應該是有感覺的澎湃的浪漫的,就像她每一次和寧曼青呼吸同頻,哪怕她們不親吻不擁抱,在對上寧曼青的視線,又或者是寧曼青的某些肢體動作的時候,她能感覺到寧曼青的喜歡。

黎初覺得主人公之間的感情更像是習慣,其實如果沒有談戀愛,黎初會覺得這種關係也不是很糟糕,因為很多人或許相愛,但並不信任彼此。

故事裡的兩位主人公是那麼的默契,默契到故事裡的所有人看見了她們的行為動作,都會說一句天作之合,沒有人比她們更合適彼此。

可有時候愛情的迸發並不是合適,黎初覺得這部劇透出來的東西挺有意思。

如果說記憶是人的載體,當一個人失憶了,他還是他自己嗎?

黎初覺得當然是,隻不過是缺失了一部分的不算完全的“自己”。

可如果這個人在失去自己記憶的同時,又被注入了一份新的記憶呢?

他還是他自己嗎?他是原來的他,還是新的他呢?

這時候情況似乎分為了三種,第一種,他還是他本身。這種觀點便是將靈魂作為人的載體,所以才有前世今生,三生三世的說法。

第二種,他非他的本身。他在此刻已經成為了全新的人,因為有不同的境遇不同的記憶,所以才有不同的人。

這種觀點可以延伸出意識的說法,從而可以蔓延到其它領域,如果說記憶是人意識的載體,那麼將這份記憶注入到機器人又或者克隆人,又或者是彆的個體中,“彆人”會不會成為“他”?

第三種,辯證的本身。這種說法將情況又分為兩種來看待,一種是對方恢複了記憶,那麼他即他本身,一種是他沒有恢複記憶,他非他本身。

這多種多樣複雜的情況,綜合起來再牽扯到人的感情,好像是永遠也理論不清的東西。

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要弄個明白,也不是所有的感情都需要明白的。

就像黎初永遠都不會告訴寧曼青她是個穿書者,因為沒有意義。

她現在就是黎初,寧曼青愛的就是她,這就夠了。

黎初想著寧曼青,心裡一動,給寧曼青發了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