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驚訝的不僅僅是山田一郎,應該說整個大工拆卸組就沒對晴天機械有任何的期望,尤其是佐藤雅住。
作為大工技術科的科長,其實他平日裡工作很忙。
尤其是最近新的轉子發動機已經試驗成功準備投產,明明他應該參與其中,卻因為晴天機械來了,將他派到這裡,他其實並不願意。
還是社長山中壽喜專門跟他聊過幾句,介紹了何熙的重要性。
何熙是這次轉子發動機節油專利的擁有者,同樣也是個野心家。但夏國的工業基礎太落後了,山中壽喜明確跟他說:“搞好跟何熙的關係,幫助夏國完成這次拆卸,不惜時間代價,有問必答。”
這不就是說當老師當苦力當保姆嗎?
佐藤雅住雖然不情願,還是接受了這個條件,也做好了準備。
所以,他才會開口從最基礎的人員配置開始講,哪裡想到,何熙那邊居然什麼都懂?
這些拆卸準備工作,與他們的並無差異,雖然不知道所謂的給工人的培訓如何,但起碼在這點上看,夏國人不但準備了,而且是很用心的準備,並且非常合適。
佐藤雅住一邊鬆了口氣,一邊則對夏國人有了點敬佩。
這些內容,對於他們來講很簡單,但對於還用著五六十年代設備的夏國卻是很難搜集到的,這代表了不知道下了多少功夫。
他在回答何熙的時候,態度更好了:“這些已經很齊全,可以往下繼續進行了。現在我來介紹一下我們的相關負責人員。”
佐藤雅住直接說道:“設備負責山田一郎。”
山田一郎站起來,很工整的鞠了一躬,“大家好,我是山田一郎,請大家多多指教。”
“管理負責清水健。”
清水健同樣,站起來很工整的鞠了一躬:“大家好,我是負責管理的清水健,請大家多多指教。”
……
幾乎每個站起來的工作人員,都是這樣的態度。
左康健感歎一聲:“他們可真愛鞠躬啊。”
孟愛華小聲回答:“這是對我們尊敬。是何總剛剛的交流讓他們知道,我們並不是瞎來的,所以才有這樣的態度。否則的話,他們也不會這麼工整的鞠躬的。”
也是,想想井田吧。想想剛剛那個山田和清水兩個人嘀嘀咕咕吧。
大家心裡自然一邊是對何熙的敬佩,另一邊則是升起了一種要強大起來的迫切感。
否則你看,縱然兩家是平等合作,明麵上都好說,可私底下,人家也不夠尊重你。公司與公司都如此,國家與國家呢?
等著介紹完畢了,就該進行下一項,原本這是佐藤雅住規劃的事情,可此時卻被何熙反客為主了:“開機運行我建議是三天時間,這樣有利於拆卸工人對機器有更深入的了解,不如我們趁機將設備的資料交接一下?”
這點上佐藤雅住並不讚同,他直接說道:“這些機器都是提前整修好的,完全沒有問題。我認為檢測結束後就可以開始了,三天實在太浪費時間了。”
“要知道,你們設置的工期一共隻有50天,已經很短了。”
何熙卻堅持:“我知道,但是夏國有句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運轉機器並不僅僅是觀察機器是否運行良好有問題,而是觀察機器的特點。有些東西開機時間短並不能看出來,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貿然拆卸,很容易造成精度偏差。”
“希望您能理解。”
佐藤雅住自然知道何熙說的有道理,但是,這是拆,而不是生產,需要摸透機器的秉性,他覺得這一步完全可以放在機器運回夏國安裝結束後進行。
由生產工人來做,更合適。
但現在,想到山中壽喜的叮囑,何熙既然願意,時間也並不是很長,他就沒再堅持:“好吧。那麼,我們交接一下資料。”
何熙點頭:“我這裡有一張問題清單,已經翻譯好,請您看一下。”
孟愛華一聽,立刻將早就複印好的文件拿了出來,雙手遞給了佐藤雅住,佐藤雅住雙手接過後看了一眼,抬頭又詫異地看了何熙一眼。
實在是,她怎麼就能考慮的這麼周全?
這完全顛覆了他對夏國製造業從業人員的認知。
要知道,中村特助回來後,對夏國的製造業非常不看好:“設備落後,環境臟亂差,人員沒有係統培訓,管理人員素質堪憂,居然連專利都敢偷竊。”
但現在完全不是這一回事。
這上麵列了整整九個問題,樁樁件件切中要害。
他定了定心神,直接說道:“這些問題我一一回答,需要進行查驗和交接的,我方和貴方各派人手合作進行,您看可以嗎?”
何熙點頭:“可以的。”
隨後佐藤雅住就開始一問一答:“這套生產線的製造時間是1970年,由啤酒國莫瑞公司製造。經過了兩次技術改革,由我方自行改造。”
“改造時間,改造內容,改造前後圖紙等都有存檔,木村,你來負責這一塊。”
何熙很快也派出一人:“張天霞負責這一塊。”
這是她從京城招來的技術員。
佐藤雅住接著往後說,後麵的問題包括很多,備件備品庫存清點,技術資料操作手冊圖紙清點,等等。
人一批批派出去,最後隻剩下了何熙和佐藤雅住。
佐藤雅住都沒想到,會這麼順利,他看了一下空蕩蕩的辦公室,終於露出了輕鬆的模樣,想來這小兩個月時間,會是很順心的合作。
他居然還笑著跟何熙主動說:“何總,不如我們下去看看這個車間吧。我來給您做詳細的介紹。”
這當然是再好不過了,何熙立刻應了。
佐藤雅住作為技術科科長,顯然對這條發動機生產線很了解,何熙跟著他一路走過去,他便從這條發動機生產線立項開始講解,將曆史講給何熙聽。
還好,何熙的外文也不錯,兩個人可以直接溝通。
“這是我們的連杆生產線,一共75米長,需要35名工人。包括設備共計25台套,有自動立式銑床、自動臥式拉床……”不過說著,他就被旁邊忙碌的夏國工人吸引了。
他們每個人手裡都拿著一個紅色封皮的本子,六個人每個人負責一段生產線,正在觀察機器進行記錄。
時不時隔著十幾條生產線,還有交流。
不過他不懂夏國語言,所以不知道在說什麼。隻知道說完後,幾個人就會過來,圍在一起,商量一些什麼。
他疑惑地問何熙:“他們在做什麼?”
何熙笑著說:“對我們開始的拆卸方案進行現場討論調整。”
佐藤雅住好奇地過去看看,不過很快放棄了,因為對方都在本子上寫的跟狂草一樣,壓根看不懂,他隻能說一句:“我很期待你們的拆卸方案。”
但這個,要三天之後才能拿出,所以暫時是看不到的。
佐藤雅住隻覺得自己真有點好奇了。
一旦開始工作,這項工作就是非常繁忙的,機器二十四小時不停歇,圖紙等資料交接也是需要認真核對,兩邊的工作人員幾乎都忙得飛起。
不過佐藤雅住還是抽空,回了一趟大工集團的辦公大樓,跟山中壽喜彙報這一天的工作。
山中壽喜先說了一聲你辛苦了。
顯然也認為幫助晴天機械拆卸是件很耗神的事情。
佐藤雅住卻直言道:“並沒有太辛苦,準備的東西都沒有用上,晴天機械的拆卸團隊非常專業,我們隻需要配合就可以了。”
佐藤雅住說的很詳細:“他們拿出了整套的拆卸方案,並且對所有問題都進行了預估,提供了解決辦法。他們非常有自信,對我們的建議隻是參考,我本來並不以為然,但看過了他們的準備後發現,他們是非常專業的拆卸團隊。我想這次的合作會是很愉快的。”
山中壽喜有些意外,不過卻表現的很平靜:“好好配合他們。何熙……”他想了想評價道:“雖然我覺得她像個瘋子,但要知道,這世界上所有的進步,不都是瘋子推動的嗎?”
“我有種預感,如果我們下次遇到困難,能夠解困的還是她!”
半個月前,山中壽喜讓佐藤雅住參與拆卸,隻是命令,但現在,山中壽喜說出了他的想法,他將何熙看做了大工的救星,現在還有未來的。
而偏偏佐藤雅住才是大工技術科的科長,佐藤雅住隻覺得羞恥。
他立刻低頭說了一句:“是我讓您失望了。”
山中壽喜倒沒說什麼:“你記住,一定要跟她搞好關係。”
機器一連開了三天,這邊資料的交接已經進行的差不多。
櫻花國人一向嚴謹,這點從資料的儲存也能看出來,雖然已經是十年前的生產線,但從購入合同到說明書圖紙,到兩次改造都有存檔,幾乎一份不缺。
這倒是讓何熙很是驚喜。
這種一手資料,會讓何熙回去改造這條生產線的時候,更容易一些。
對的,何熙從來沒想過,從大工買回來一條生產線就直接投產使用,那不過是複製櫻花國已經落後的產品,這種產品有什麼競爭力呢。
她腦子裡雖然沒有21世紀最先進的整車技術,畢竟那還處於保密期,但對於80年代的資料卻是豐富的很,這條生產線,何熙是準備改造後再使用的。
當然更精細的是,居然備件備品還有不少。
按著何熙了解的情況,這些備件備品都是即便不可以用在新的生產線上,也是可以進行二次售賣,所以二手設備交易,需要主動索要,甚至談判,對方才會給的。
哪裡想到,佐藤雅住直接大手一揮:“全部的備件備品都可以帶走。”
張胖子沒有擔任任何職務,倒是一直跟在何熙身邊,這是因為張胖子腦子好使,而且有社交牛B症,何熙很多事情需要他來打開局麵。
知道佐藤雅正的決定後,張胖子都樂的不得了:“哎呦,這山中壽喜人還真不錯。我還都準備好打嘴炮了,沒想到順風順水!”
倒是陸誌遠很清醒:“那是因為何總有價值。他還想著繼續合作。”
張胖子點頭:“我知道,但即便一個意思,有人就能恨不得當恩似的施給你,有人就是大大方方,這做事高下立現。”
這是說的泰斯集團。
何熙為了讓大家提高警惕性,在培訓班上專門講了泰斯集團合同裡埋陷阱的事兒,這簡直太嚇人了,幾乎所有人都記憶深刻。
這說法陸誌遠也同意,點頭說:“就是,我們欠缺的隻是經驗,而不是智商。但凡坑一次,怎麼可能還有第二次合作?”
“所以我說,還不如這樣大方的呢。以後咱們發達起來,也回給它,像泰斯那樣,一堆小九九,最後還得到好處,日後我見著他們第一反應就是彆被坑,反正能不合作就不合作。”
這話說的可大了點。
左康健是欲言又止。
張胖子瞧著他那張聳眉搭眼又皺皺巴巴的樣子,就說:“有話你說,悶著乾什麼?”
左康健就說:“我就是覺得不太可能,這大工雖然在櫻花國不算強的,可是比咱們強多了。人家怎麼可能求咱們?”
張胖子自然知道,他就是口嗨,順便也是因為這兩天實在太揚眉吐氣了。
何熙將準備工作亮出,對方拆卸組就知道他們不是來玩的,是懂行的。
而他們的工人在生產線上待了幾天,本來語言不通,跟大工的工人是沒有交流的。但昨天出了件事兒,一台數控銑床自從開機後就開始報警,顯示X軸潤滑故障。
這可是已經賣出的設備,出現問題就不可能拆卸,需要維修。
工人立刻叫了拆卸組的維修人員來,結果研究半天,他們都認為是潤滑油質量不好,清理結束後換了新的潤滑油,本以為沒事了,誰知道還是報警。
這可怎麼辦?
本來大家都等著去找佐藤雅住了,沒想到一直圍觀看著的夏國工人周敏峰突然說了句話,本來大工那邊根本沒在意,恰好孟愛華經過,周敏峰立刻跟她說:“孟助理,你告訴他們,我知道問題在哪裡?”
孟愛華這幾句話還可以的,立刻翻譯了過去。
對方一聽壓根不相信:“你們都不會操縱數控機床,怎麼可能知道?你要知道,這東西你們沒動,是我們的責任,要是你們動了後壞了,我們就不管了。”
這話可太嚴重了,夏國工人這邊立刻竊竊私語:“要不算了,萬一壞了呢。”“就是啊,彆惹事了。”
倒是周敏峰可不這麼想:“這是咱自己的機器,這故障一點也不大,根本不用拆卸,他們來了肯定要拆卸檢查的,多拆卸一次就是一次磨損,這可不行。”
孟愛華自從挨打後,就有點極端了,此時一聽,又是關係自家機器,又是對方看不上他們的技術,立刻就結結巴巴給翻譯過去了。
對方大體聽懂了,問了句:“怎麼可能不拆卸?怎麼辦?”
周敏峰就過去,衝著說:“你把這個間歇潤滑時間從60秒改成15秒就行了。”
這個簡單,雖然對方將信將疑,不過還是修改了。
沒想到一啟動居然沒事了,大工的工人立時驚了。
連忙問周敏峰:“你怎麼知道?”
周敏峰這會兒可得意呢:“冬天潤滑油本來粘稠,今年你們這裡特彆冷,潤滑油60秒上一次,根本不能連貫建立係統壓力,縮短成15秒就成了。”
“這跟數控和不數控沒關係,都是經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