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三章合一(1 / 2)

大國製造1980 大江流 17475 字 9個月前

天才·八六()

布萊克可真是被嚇了一大跳,他連忙看向了秘書寫出的新聞提要,可上麵內容並不多:“據了解,此次晴天機械推出的三箱小轎車為直列四缸發動機,排量1.6L,每百公裡耗油量為6L,所有零部件全部國產,性能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不過僅僅這幾行字,布萊克就看到了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耗油量6L,這簡直就是開玩笑呢,他知道CS係列發動機來自於櫻花國,櫻花國的汽車向來以節油為宣傳噱頭,但是6L是不是有點過分了?!

要知道,他們所謂的油耗其實是建立在排量小,車身重量輕的基礎上的,而且他們還很鬼,油格前麵兩格下降的特彆慢,好像很經開,但隻是心理作用,其實後麵幾格油會下降的非常快。

如果是同樣排量的汽車,他們的每百公裡耗油量並不低。

何熙這輛車跟他們推出的S係列轎車是一個排量的,怎麼可能才6L?

更何況,後麵還有一句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這就更好笑了,據他所知,沒有一家汽車公司將生產線賣給何熙,也就是說,就算何熙按著當初設想,全部二手設備的話,她生產的汽車最多也就是70年代中期水平,落後了將近十年,怎麼可能是國際先進水平?更何況,沒有人賣給她!

按理說,布萊克這會兒就該認定這是吹牛呢!

夏國的汽車工業也就是啤酒國六十年代的水平,在各國都封鎖的情況下,就算何熙是個神,自己研究改造,也不可能以一己之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但是,這是何熙。

布萊克始終記得,在自己拋出了那麼多優厚條件後,何熙目光堅定說過的話。

雖然國籍不同,雖然目的不同,但布萊克必須承認,即便她年輕,即便她狂妄,但如此厚利還能堅守己心,還能不忘國家,這樣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人。

所以,何熙去做洋垃圾,不少夏國汽車行業的人都在嘲笑她吹牛,如今做不到自打臉,但是布拉克沒有。

他覺得那是一種悲壯的放棄,無奈的選擇。

何熙沒有辦法實現自己的願望,可她也不願意成為國外汽車資本的幫手,所以她選擇離開。

這同樣值得尊敬。

因此,布萊克心裡的第一反應是,何熙不會撒謊的。

布萊克直接叫了秘書進來:“請把這幾篇報道都拿過來,翻譯一遍我要看全篇!”

秘書速度倒是很快,不多時就給他先拿過來了一篇,布萊克仔細看了看,然後無奈的搖了搖頭——這會兒的夏國新聞,還是傳統化路子,歌頌的多,實際內容並不多。

全篇一個整版,大部分在說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產車是多麼可貴,有什麼意義,反過來就是——你們合資車日子不好過了!

饒是布萊克覺得他們太誇張了,也覺得不太舒服!

唯一提起何熙他們自主研發這事兒的,隻有一個例子,是齊舟大型機械廠突破自我,研發出了三千噸縱梁壓力機。

寫的是艱苦卓絕,可歌可泣,甚至還以點帶麵,寫出了晴天機械和夏國的各個廠家為了推出這樣一台完全屬於夏國人民的國產車,在這三年中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但是布萊克作為內行人知道——壓力機是能做的,但是沒有圖紙不可能!更何況變速器、刹車係統,這些比壓力機還難呢。

怎麼可能靠著努力和艱苦就做出來了,三年就能有這樣的本事,那麼夏國前麵幾十年為什麼不行?!

這有貓膩!

布萊克想了想直接就拔打了東汽廠長遲一鳴的電話,平時很快就接通了,但電話嘟嘟嘟的響著,居然沒人接。

他這會兒有點煩躁,畢竟他剛剛一直沒敢想,如果都是真的,那麼何熙這台不知道什麼名字的車,對即將發售的S係列轎車有著極大的影響。

這不是直覺也是事實,因為此時此刻,他透過透明玻璃向外看去,就瞧見幾個負責的翻譯的秘書,眼圈紅紅的,臉上都有那種熟悉的笑容——他在東汽工廠裡見過,如果某個技術他們啤酒國的技術工人沒搞定,而夏國工人搞定了,他們就會露出這種笑容。

一開始,布萊克是不懂的,做得好這個工人是應該高興的,這代表著他技術好,有獎金,被領導注意到,以後會有好發展。但是其他夏國人高興什麼?

後來還是邱秘書跟他說的:“這是與有榮焉,是覺得我們沒給國家丟臉。”

布萊克目瞪口呆,他完全不理解一名技術工人技術好,和國家丟臉有什麼關係,他管這個叫做奇怪的夏國人邏輯。

但是,時間長了,他見過太多太多的夏國人,有工人有領導還有何熙,他知道,即便他不理解,但這是一股讓人害怕的力量,在這些夏國人的身上,他們似乎對於祖國有著不可思議的認同感,這種認同讓他們可以為了祖國而奮不顧身,而不記得失,而努力拚搏。

現在,隻不過是一則新聞,他的秘書和工作人員們已經開始激動了,他可以想象,隻要何熙的車不差太多,那就是對S係列的巨大衝擊。

布萊克覺得,他一定得儘快弄清楚,這輛車是什麼樣?這輛車是怎麼造出來的!他要切斷源頭。

電話終於接通了,遲一鳴很不好意思:“布萊克我在開會,沒有聽到,有什麼事嗎?”

布萊克就問他:“你知道晴天機械要推出新車嗎?”

遲一鳴點頭:“我看到了報紙,這輛車的數據很不錯。”

布萊克就說:“你有什麼消息嗎?他們不可能在沒有人的幫助下,造出這樣的車!”

遲一鳴隻能說:“我一無所知,我也是從今天的新聞報道上才知道的。”

布萊克就知道,這事兒悄無聲息,東汽作為合資廠,肯定是最後知道的,他打電話隻是順口問,關鍵在這裡:“我記得當時晴天機械是和東北齒輪廠一起合作的,如果整車推出的話,變速器應該是東北齒輪廠的,你們都很熟悉?探問一下吧?”

遲一鳴想想說:“我問問吧,但是老胡那人大大咧咧的,嘴巴卻很嚴格,不一定能問出來!”

果不其然,不一時遲一鳴的電話就回了過來:“胡勇說,這是秘密!”

布萊克被秘密兩字弄得愣了一下,“秘密?”他重複了一句。

“對!”遲一鳴說,“胡勇說他們的變速箱是經過全體團隊三年的不懈努力,攻克了許多技術封鎖,好不容易試製成功的。這是夏國人自己的技術,所以,都是秘密。不外傳不參觀。”

如果不是知道遲一鳴是東汽的廠長,布萊克都覺得遲一鳴是何熙的發言人,這字字句句都在諷刺他。

秘密兩個字他說的少嗎?

當時東北齒輪廠一心想和托卡集團合作,要求承接變速箱生產任務,那會兒他說的是:“變速箱是汽車的核心技術,我們想要和夏國合作,是深入的合作,所以不僅僅是裝配線還有生產線,這涉及到專利,是我們托卡集團的行業秘密,是不能外泄的。”

而現在,居然輪到了東北齒輪廠將兩個字還給他?布萊克心裡是百味雜陳,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不過即便難受,這事兒他也得追查下去:“密切關注,我們必須知道,他們這輛車到底是什麼情況?”

“8月8日新車下線,隨後會進行一係列的測試,他們的新車上市大概在十一月份左右。會比我們的新車提前三個月左右上市,這至關重要!”

掛了電話,布萊克並沒有停下來,而是打給了位於南江省的香江汽車廠,原本廠長是何國強,但何國強被處理後,新的廠長叫做寧海濤。

他直接說:“我會跟總部申請零部件的優惠,你們籌劃一下購車優惠活動,大概在晴天機械的新車推出的時候推出。”

隻是布萊克萬萬沒想到,何熙的宣傳不是從新車上市開始,也不是從新車下線開始,而是從現在開始。

第二天很多夏國報紙的頭條,就登出了這樣一則新聞。

《晴天機械向全國讀者征集新車名字,中獎者將獲得新車使用權十年》。

這在夏國來說,可是石破天驚!

要知道,這會兒夏國工人一個月的收入雖然比之增長了不少,可也就是一個月60塊錢左右。

一輛車就算是過去夏國產的五星牌紅星牌,也要2萬五千塊的。

何熙這車說是可以和國外先進水平媲美,那豈不是最少十幾萬塊,居然白送一台,這簡直太讓人震驚了!

不用說彆的,布萊克看看四周就知道,這事兒轟動有多大:辦公室裡,幾乎所有人的桌子上都擺著一張報紙,大家都在看。

甚至走在工廠中,那些平日裡從來不看報紙的工人們,這會兒也是三個五個的成堆聚集著,手裡拿著報紙。

車子開在大路上,居然碰見了兩家報亭外麵排滿了長隊,他第一次在夏國被堵車了,他問:“怎麼回事?”

邱秘書下去打聽了一下回來說:“報紙上不是刊登了晴天機械征集新車名字嗎?大家都排隊買報紙呢!”

這簡直是全民出動。

這就是布萊克最怕的夏國人邏輯——他們對自己國家的榮譽感太強了。

更何況新聞中還引了晴天機械的宣傳語——“夏國人開夏國的汽車!”

布萊克都知道,這款車未發先火了。

何熙這邊的反饋其實更厲害一些,新聞一出去,彆的地方還不知道,但京城本地附近的不少人,本就知道晴天機械的總部在部委這邊,直接就拿著信過來了。

何熙和孟愛華上班的時候,就瞧見門口排了不少人了。

而且還帶交流的。

兩個大爺湊堆說話,胖大爺問:“你起的什麼名字?”

瘦大爺回答:“這可不能告訴你,我這名字特彆好,絕對能中選!”

胖大爺就說:“你可真小氣,這事兒還瞞著。”

瘦大爺不乾了:“你不小氣,這可是一輛車呢,你怎麼不說說?”

沒想到人家胖大爺直接說了:“這有什麼不能說的,我起名叫做華美!咱們中華民族自己的車,自然要有個華字,這個美呢,則是代表著我們的心態,我們有了自己的車美滋滋!所以華美多好的名字!”

瘦大爺哪裡想到胖大爺這麼大方,有點不好意思:“你這名字雖然不如我的,但也不錯。你這麼說出來,不怕人家給你偷了!”

胖大爺就哈哈大笑起來:“我就是湊熱鬨,他真給我,我也不會開,但我知道咱們夏國人自己能產這麼厲害的汽車,我驕傲,我高興,我就要摻和一下!”

這心態可太棒了,一時間,旁邊的人都給胖大爺豎起了大拇指。

何熙瞧著也是覺得很感動,連忙說:“大家辛苦了,我們設立了一個投票箱,就放在門口,天怪熱的,你們投進去後,就趕緊休息吧。放心,我們都會一一查看,在報紙上公布候選的。”

那邊守門的張大爺已經找了個大紙箱子,拿了過來,大家立刻將信投入其中,隻是不僅如此,他們路過何熙的時候,還都跟她說話:“何同誌,我早就關注你了,你賣發動機的時候,我就知道,你厲害!你這汽車可真是給咱們夏國人揚眉吐氣了!”

還有說呢:“一定要選個好名字,讓大家一聽,就知道這是咱夏國人的汽車,咱夏國人都要買!”

當然更有人很智慧:“你這車真要這麼厲害,不容易吧。辛苦了!”

何熙看著那是位背都駝了的老人,看起來得有八十來歲了,說完後,就顫悠悠地慢慢想回走。

何熙想:也許他身上也有秘密,不能與外人道,但他知道,他懂的。

有了人收自然是不一樣的,很快門口就清淨了,何熙衝著張大爺說:“大爺,今天還要麻煩您,幫忙收一下。”

張大爺可高興呢:“這有什麼麻煩的,我自己還投了呢,雖然沒文化,咱就湊湊樂,你們加油!”

等著上去,孟愛華都忍不住說:“還是張部長厲害,真沒想到,大家的積極性這麼高!”

其實車名的事兒,本來何熙是求了張俊副部長,想讓他幫忙取的,也是感謝他在背後默默的支持。

不過第二天,張俊就打了電話給她,“這個名字我來起的確可以,但是這台車來之不易,讓它更有意義一些,讓夏國人自己給夏國這輛可以劃時代的汽車,取個名字吧!”

張俊自然不懂什麼叫廣告,他隻是提出在報紙上做這個征集,何熙卻是看著廣告長大的,想了想就提了一條:“加一些籌碼吧,正好也是為新車宣傳!更何況,我們的宣傳語不就是夏國人開夏國自己的汽車嗎?我希望給大家這個機會。”

張俊倒是覺得這個提議不錯,隨後就答應了,也就有了這幾家全國性報紙刊發征集令的新聞。

何熙就說:“你們一定要統計好,千萬不要落下了。”

孟愛華立刻說:“保證完成任務!”

不過這會兒可不似新世紀,有了無比發達的網絡,投票點點手機就可以了。所以這次征名活動,時間拉鋸的就比較長,足足有一個半月時間,為的就是讓大江南北所有的讀者都可以將信寄過來。

隨後,何熙又回到了海州,準備新車下線活動。

這次的邀請名單可是非常多,除了部委和南河省的領導,還有晴天機械的合作廠家、分銷商,和全國和省內的媒體。

流程、食宿、禮品、宣傳資料個頂個的都是大事。

好在這會兒何熙手頭的人實在是太夠用了,首先新車下線的地方是海州汽車廠,林誌佳雖然蔫兒不吭聲,但是心裡極有主意,那一塊直接交給他就可以。

剩下的,則是辦公室主任曲荷,還有新任的公關部部長陳華華,曲荷對一切行政事務很有經驗,陳華華則是個走在時代前端的人,雖然沒有當成歌星,但是卻把對潮流的敏銳感全用在工作中了,何熙略微提了提後世的新車發布會,陳華華表示:看她的。

所以明明是到了最忙的時候,何熙卻是沒什麼事乾!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