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晉江文學城(1 / 2)

藍瑜被自己的口水嗆到了。

係統這個任務又是槽點滿滿,先彆說星際時空中世界這個第一次出現的世界,就說後麵的獎品,居然是藍嶠*1。

繼三師兄成為獎品之後,老爸也成為獎品了。

胡巍走了兩步再次扭頭:“你真的不去?”

“我不用去啊。”藍瑜聳肩,笑著回答道:“張爺爺每年都會給我留。”

想起張爺爺,胡巍沉默了,畢竟他爺爺還在幫張爺爺修葺老宅呢,現在進度才走了三分之一。

不過前期不熟悉,工期走得慢是正常的,之前預計一年能夠完成,如今看來,能夠如期完工。

胡巍可是跟著爺爺在張爺爺家幫過好些日子的忙的,如果說藍瑜的老宅所在的山全都是梅樹,那麼張爺爺老宅所在的山就全都是枇杷樹。

張爺爺每年靠著枇杷蜜還有枇杷花就是一大把的收入,枇杷膏和枇杷倒是出產的少。因為張爺爺家的枇杷結果比村裡其他枇杷晚,等到村裡已經沒有枇杷了,張爺爺家的枇杷膏剛剛開始製作,枇杷膏基本上做完了,樹上剩下的枇杷長相就沒那麼好了,不過自己吃就沒那麼多嫌棄的。

張爺爺家的枇杷林因為主要收入在枇杷蜜和枇杷花上,留著結果的花不多,因此每年製作的枇杷膏不多,不過村裡一戶一罐還是有的。

藍瑜這就更不用說了,枇杷蜜和枇杷膏量管夠!

“我……”胡巍想了想,拎著竹筐就跑,“算了,我還是去水庫那邊吧。”

藍瑜是林家村的團寵,他可不是,還是老老實實的去南邊自己摘吧,不過等張爺爺家的枇杷好了倒是可以叫藍瑜分一點給爺爺。

藍瑜揮手:“去吧!”

胡巍也揮揮手,追上闕淦樺他們,合著遊客們還有小孩一起往水庫那邊跑。

慢了一步過來的嚴瓊望著胡巍等人的背影,拍了拍藍瑜的肩膀,道:“你不去?”

藍瑜搖頭:“作為本村人我就不和胡巍他們爭搶了。”

嚴瓊笑:“你這話我可一點都不信。”

藍瑜攤手,“那我隻能說實話了,我還等著張爺爺家的枇杷膏呢!”

嚴瓊和藍瑜一起轉身回到廣場這邊,一邊走一邊道:“張老家的枇杷大部分都是收花賣的。”

結果的枇杷不多,枇杷膏應該也不多。

“是不多,所以基本村裡一人一罐,張爺爺喜歡的人家就會多給幾罐,如果有剛出生的小孩,也會多給一罐。”藍瑜和孫大娘打了一個招呼,然後拖了一條板凳過來,坐下開始燒火。

嚴瓊見狀也做在旁邊臨時搭建的土灶旁邊幫忙燒火,“廉山那邊……”

藍瑜瞥一眼嚴瓊,嘴角掛著笑意:“直說。”

嚴瓊就等著藍瑜這句話呢,“我就直說了,好幾個老人咽喉方麵都有問題,枇杷膏勻點,這些老人也算是林家村的村民嘛!”

藍瑜想起那些來了之後就沒出過門的國寶級老人,“張爺爺那邊可能勻不出來,但是我櫃子裡還有好幾瓶以前的枇杷膏,密封,沒壞,晚上你來我家拿走吧。”

嚴瓊瞬間眉開眼笑起來,“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藍瑜也笑。

正在巨大的鐵鍋裡用大鐵鏟費力的攪拌的孫大娘把藍瑜和嚴瓊的話聽全了,笑眯眯的對嚴瓊道:“廉山那邊不用擔心,村長早就安排好了,都是林家村的村民了,該有的都得備上!”

嚴瓊愣了一下:“啊?”

藍瑜嘴角掛著了然的笑意,對著一臉愣怔的嚴瓊挑起了一邊的眉毛,“嗯哼~”

孫大娘繼續:“啊什麼啊,那些老人啊,我們雖然不好打聽是什麼身份,但是看情況就知道不簡單。”

嚴瓊失神的看向藍瑜:你說的?

藍瑜聳肩,攤了攤手,“不是我!”

嚴瓊瞪大眼:你居然直接說出口?

孫大娘手上不停,一直都在攪拌普粄,聽了藍瑜的話點了點頭:“藍瑜沒說,村長也沒說,還叫我們不要多問,但是我們都懂!”

嚴瓊眼裡盛滿了溫暖,突然就懂了藍瑜為什麼會安心的待在林家村,做一個平平凡凡的村民。

林家村很溫暖,每一個村民對同伴們都充滿了善意,每個人之間都相互尊重,互不打擾,不會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彆人身上。

嚴瓊眨眨眼,想起了廉山那些國寶級教授們以前修養的地方。

那裡的環境和風景比林家村好多了,說實話,如果不是藍瑜帶來了靈氣,林家村所處的環境和地理位置在全國都是排不上號的。

廉山那些養傷的國寶級教授們,好些不在特定的環境下待著,身體狀況會持續惡化。

在尋找治療方法的同時,國家選中了幾個環境很好的村子,建造療養院給國寶級教授們修養。

選中的村子環境很好,最叫人印象深刻的是J省的一個村子。

一開始接觸的時候,全村上下都很好說話,等療養院一動工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簽好了的合約當做沒看到,村民們直接擋在動工的療養院前麵,說對於合同很不滿意,錢給少了。

嚴瓊不跟這些人胡攪蠻纏,他直接找村乾部,村乾部黑著臉一家一家去說。

之後療養院繼續動工,一直到完工都沒有再出事,等到人住進去也沒有。

療養院選址距離村子有段距離,外麵正在建造一些綠化的時候,國寶級教授們會出來活動活動。

就這麼一活動,被好些村民看上了,好像看不懂人臉色和形式一樣上來搭訕,問東問西不說還想要拉著國寶級教授們去他們家吃飯。

被製止了之後更是罵罵咧咧的離開了,然後第二天一群老人就拎著一桶爛葉子菜來了,被警衛員攔住後就直接將桶裡的東西往療養院這邊丟,同時嘴裡汙言穢語不斷。

有的更是中氣十足能夠罵半小時不停歇,警衛員一上前還沒碰到人呢就躺地上一邊滾一邊哭嚎。

“出人命了啊,欺負老人啊,外地人欺負本地人啊,這世道還有天理嗎!”

“快來看看啊,我都七十歲的人了,被推倒起不來了啊!”

“哎呦,我的腰啊,哎呦哎呦!”

聽到消息趕過去的嚴瓊聽到在地上的老人這番唱作念打,臉黑得不行,趕來的村乾部一邊道歉一邊摸汗,咬著牙帶著村裡的年輕人把老人們全都勸回去了。

之後也沒有鬨什麼大矛盾,就是村民們時不時的就在療養院周圍晃悠,隻要療養院的老人出來散步,就抓著手上的各種農作物衝上去:“老板買一點,很便宜的?”

嚴瓊去了幾次,村乾部苦著臉說會控製,但是那些老人說不聽,你說我我就消停一段時間,然後死灰複燃。

療養院本就是療養用的,結果裡麵療養的國寶級教授們身體體狀況沒有好轉不說,心情還鬱悶上了。

這還療養個鬼哦!

嚴瓊當機立斷換地方,順便也把療養院給拆走了,後續就交給當地解決。

之後換了幾個地方,選地址的時候就遠離村子,但是人的好奇心,有的時候人們是不會去控製的,療養院附近還是會有一些好奇的村民在探頭探腦,碰上膽大妄為的還是會來詢問他們到底在這山溝溝裡療養什麼?

國寶級教授們:“……”

後來大家乾脆就宅在房間裡了,健身就用運動器材。

靈氣的多種用途被發現後,國寶級教授們的身體在靈氣的滋養下有所好轉是一個好消息。

尤其是後期嚴瓊代表國家和藍瑜簽訂了合約,就開始琢磨上了藍瑜農莊這邊的主意。

直接住在農莊裡也不是不行,不過上麵覺得還是問一下藍瑜,林家村村民可不可以,可以的話就再好不過了。

畢竟按照嚴瓊傳回來的檢測數據來看,不但是梅園山,農莊那邊靈氣多,相較於國家其他地區來說,林家村蘊含的靈氣也很可觀。

農莊到底人多眼雜,成為林家村村民就可以細水長流了。

幸運的是,藍瑜答應了,嚴瓊把消息上報,很快窩在療養院裡的國寶級教授就轉移到了林家村。

林家村要增加村民,這事肯定瞞不過村長他們的。

村長雖然許多事情都不知道,但是他牢牢記得父親交代的一件事,許多事情不知道比知道要好。

村長和村乾部是和國寶級教授們見過麵的,好幾個老人缺胳膊少腿,身上的氣勢都比人強,心裡多多少少對於這些老人的身份有所猜測。

等安頓好就立刻召集村民們開會,廉山那邊的老人不要去打擾,如果人家來找你那就順其自然。

村民們都知道村長是個有智慧的村長,雖然村長沒多說,但是一個個也不是不關注新聞的人,和那些老人也碰過幾次麵,加上老人身邊跟著的警衛員們,村民們其實心裡其實都有所猜測。

說不好奇是假的,但是村長說了不要瞎打聽,他們也都按耐住了自己的好奇心,還吩咐家裡的小孩不要亂跑到廉山那邊去。

村民們心裡還有點小驕傲,林家村的環境這麼好,山清水秀的,一些功勳老人來修養也是很正常的。

“說起枇杷膏。”孫大娘回憶道,“我家好像還有,我家小孩常年在外麵工作,我家的枇杷膏好像都放起來了。”

她自己身體棒,幾乎用不上,倒是過年的時候家裡的小孩開了一瓶,其他都還沒開封呢。

嚴瓊笑納了,“那我就不客氣了。”

孫大娘笑出滿臉皺紋,“這有啥好客氣的!”

嚴瓊看向孫大娘停止攪拌的糊糊,好奇的問道:“大娘您這是在做什麼好吃的?”

孫大娘笑眯眯道:“普粄!”

說完就將鍋裡攪拌好的淡黃色的糊糊倒入乾淨的盆裡,裝滿了就換下一個,很快就好了,然後把大鐵鍋洗乾淨,繼續倒入用粘米磨好的米漿,加入適量的堿水,小火,慢慢的攪拌,直到米漿變成淡黃色,變成糊糊狀就好了。

一開始比較好攪拌,到了後麵,越來越粘稠,攪拌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沒動過手或者力道不大的都攪拌不動。

嚴瓊掏出手機百|度了一下,沒翻到,扭頭看向藍瑜,“普粄是啥?”說完換了個關鍵詞,“和黃粄有啥關係嗎?”

“我也隻知道叫做普粄,和黃粄沒有關係。”藍瑜聳肩。

普粄是粘米磨成米漿,然後倒入鐵鍋裡加入適量的堿水,緩慢攪和成糊狀,然後倒入容器裡麵定型。容器一般是大鐵盆,等到晾涼成型之後倒扣在乾淨的桌子上,用菜刀切下一塊,直接切成條狀備用。

起鍋燒油,蔥薑蒜爆香,瘦肉或者臘肉炒香,然後加入切成條的普粄,加入適量的鹽就可以起鍋了。

一般當做菜來吃,當然,小孩子和年輕人把這個當成飯吃,鹽放少一點就行了。

一整個普粄是沒有味道的,因為是粘米米漿製作的,不粘,切的時候也很好切。

黃粄的製作過程比較麻煩,選材也有講究,普粄就南方的粘米就可以,堿水也沒有要求。

黃粄主要使用的原料是一種糯性(即軟硬度),在粘米與糯米之間的稻穀。

找到一種被稱為黃粄樹的叢生灌木,直接燒成灰製作出堿水。

作為黃粄原材料的稻穀碾成白米,篩選乾淨,直接用冷水浸泡,泡得時間夠了,就直接用木桶蒸熟,加入前麵製作好的堿水,拌勻晾涼,再次上鍋蒸熟。

蒸熟後倒入石臼,先用專門的木錘將米飯輕輕地碾碎,然後開始用力的舂打,直至打成糊狀,最後倒出來裝盆,可以放到臉盆裡定型,也可以用手團成長條狀,便於售賣。

一般直接吃就隨意了,黃粄比普粄粘性大,炒著吃的時候,要先煎至兩麵金黃,不然很容易黏在一起。

相比較於黃粄定型冷卻後會變硬好保存,定型冷下來的普粄保質期就沒那麼長了,要是春天天氣熱,比較容易發黴。

嚴瓊看了看關於黃粄的描述,又看了看鍋裡的糊糊,扭頭看了一眼藍瑜:“好吃麼?”

“你等著。”藍瑜看了一下灶裡的柴火,暫時不用看著,往東邊走去。

明天清明,要準備的東西有點多,黃粄和普粄都得有,還有白粄。

前文苧葉粄的時候說過,白粄一般被這邊當地的村民當做祭祀所用,或者誰家老人要是去了,等白事做完就要給全村發做好的白粄。

祭祀和白事的白粄,做法和普粄差不多,粘米磨成米漿,倒入鍋裡,小火攪拌成糊糊狀,這期間一定要加入一點鹽調味。

白粄的糊糊要比普粄的更粘稠一點,有點像是黃粄從石臼裡出來的那樣,水分比較少。

這時候就要準備好清洗乾淨的木頭磨具,磨具就像是一個洗衣服的棒槌,側麵切了一刀變成兩部分,中間挖空,雕刻上梅花等圖案,把適量白粄糊糊放進去,棒槌用力合上,一個印上花紋的白粄就做好了,放到一旁晾涼就行了。

藍瑜過來的時候,鐘老正在印白粄,看到藍瑜樂嗬嗬的打招呼,“來了!”說完指著正在炒普粄的林大勇,“剛好新的一鍋出爐。”

藍瑜笑:“我就是衝著這鍋來的。”

鐘老:“哈哈哈哈!”

藍瑜裝了一大碗炒普粄,裡麵有筍丁,臘肉,大蒜葉還有豆芽菜,還有一些小蝦米,聞起來可香了。

聽說藍瑜還要炒黃粄,林大勇看了看身後的桌子,指著一個倒扣的盆道,“那裡還有一盤炒黃粄,你拿去先吃。”

藍瑜應了一聲,正要走就聽到等在林大勇前麵排隊等著炒普粄的遊客眼睛一亮:“還有炒黃粄!”

林大勇連連擺手:“沒了,最後一份。”

遊客露出失望的神情,後麵排著隊的也紛紛探出腦袋喊著還有炒黃粄,他也要一份。

林大勇趕緊提高音量,“炒黃粄沒有了!一點都沒有了!而且炒黃粄太麻煩了,今天不炒了!”

黃粄要先煎至兩麵金黃,太費時間了。

本就是被村長拉來幫忙的林大勇不想再炒黃粄了,普粄多好,切條直接炒,然後就起鍋。

正要把自己手上剛買的黃粄拎起來說我出原材料的遊客一臉失望,“行吧,來一份炒普粄。”

林大勇爽快的應道:“好嘞!”

鐵鍋裡想起劈裡啪啦讓人愉悅的聲響,然後就是臘肉的香氣在空氣之中開始飄散。

藍瑜端著炒普粄和炒黃粄離開的時候回頭看了一眼林大勇,深深表以同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