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買了,佃農也請了,菜種子也買了。
除了在商隊那裡買的番茄種子和辣椒種子,白小芽專門到縣裡買了八樣菜種子。
菠菜、白菜、黃瓜、茄子、絲瓜、苦瓜、冬瓜、豇豆。
在這裡,菠菜也叫赤根菜。
為此,白小芽還特地查詢了解過蔬菜瓜果播種定植的時間。
她買的那些菜種子,正好適合這個季節種植。
隻不過絲瓜對於溫度的要求更高一點,到四月再播種都行。
每種菜除了要播種、間苗、鋤草之外,有的菜,比如絲瓜和黃瓜,這類菜還需要挖溝作畦、插竹搭架。
翌日,黃天壩和黃天友兩兄弟在天剛剛亮便來到了鎮上。
兩人自帶了耕種的農具,還牽了一頭牛過來。
白小芽問他們吃過早飯了沒,兩人都說吃了,早起一人帶了張苞穀餅,邊走邊吃。
“下次你們要是過來的早,就在我這吃。”
黃天友道:“不用不用,掌櫃的您能管我們一頓午飯就已經是很好了,我們哪裡還有臉早飯都在你這吃。”
白小芽沒再多說,她今天上午要回趟白家,去接陳桂花,飯館暫時交給黃寧。
米線臊子,乾鍋等,黃寧都已經會做了,交給他完全沒問題。
臨走前,白小芽細心交代道:“若是遇上惹麻煩的,你一定不能心軟,也不要和對方吵,立馬叫去秦捕頭過來拿人。”
她又讓方老先生幫著照看一下,畢竟方老先生是鎮上的老人了。
白小芽拿上專門給陳桂花買的新衣裳,又去酒坊給白永貴打了兩斤菊花酒,是用去年的菊花和枸杞當歸等釀泡而成的一種補腎藥酒。
打完酒,她買了兩斤糕餅,在肉鋪割了兩斤肉。
想了下,她又轉到成衣鋪子,去給白家老爺子買了件夾棉的褂子。
現在雖然已是暮春,然而早晚還是比較冷的。
夾棉的褂子正合適,早晚涼的時候穿在外頭,中午熱了再脫掉。
當她帶著東西到白家時,就連李雲秀都笑得合不攏嘴。
“他二姑你說你也真是的,回自己家裡還拿這麼多東西乾什麼,搞得多見外啊,都是一家人。”
白小芽笑道:“應該的,我之前是沒錢,江家連吃飯都困難,現在不一樣了,我開了飯館,每個月多少有點收入,很該給爺爺,和爹娘哥嫂買點東西。”
她之前每次回白家,都是空著手回,甚至走的時候還要拿點走,因而她每次回來,李雲秀都沒給過她好臉。
這一次她回來,又是提酒又是拿肉,還買一大包糕餅。
彆說李雲秀滿臉堆笑,連一向板著臉的白永貴都難得笑容和煦。
白老爺子笑嗬嗬地撫摸著夾棉褂子,又摸了摸白小芽的發頂:“你這孩子有心了,以後彆再給爺爺買東西了。我都是要入土的人了,你還給我買什麼夾衣。
二丫頭你在江家也都不容易,又沒了男人,以後你的日子苦著呢,自己攢點錢,以後日子也能好過些。”
白小芽心裡一陣感動,笑道:“爺爺你不用擔心我,我現在過得很好,雖然飯館並不是多掙錢,但給你買身褂子的錢還是有的。”
在白家坐著喝了幾口茶水,閒聊了一陣,白小芽便說明自己的來意。
她今天是坐馬車回來的,特地找陳員外借了輛大馬車,象征性的給了點租金。
為的就是接白家人去鎮上,到她飯館裡吃頓飯。
“爺,爹娘,大哥嫂子,我飯館開業到現在,你們都還沒去過呢。正好現在店裡生意也穩定了下來,我今天想接你們去鎮上轉一轉,中午就到我那裡去吃飯,我給你們做一頓好吃的。”
白小芽帶著白家人回到飯館時,正是中午最忙的時候。
因而她就沒走正門,領著家人直接從後門進了後院,在院裡擺好椅子凳子,沏上兩大壺茶,讓他們坐在後院喝茶聊天。
“爺爺,爹娘,你們先坐在院裡喝口茶,我這就去做飯。”
陳桂花和李雲秀也都跟去一起幫忙,由於店裡客人越來越多,黃寧便到大堂去招呼客人,端茶倒水。
白小芽做了一大份乾鍋鴨,又做了一大鍋乾鍋排骨,配菜用的是春筍、豆芽和香菌。
接著她又炒了兩大盤香椿雞蛋,還切了兩盤拚盤肉,有鹵牛肉、鹵豬耳朵、鹵蹄膀。
考慮到白家老爺子吃不了太辣,兩份乾鍋她都沒用番椒,用的茱萸增味兒。
又專門給白石頭的孩子蒸了一小碗肉糜蛋羹,小孩子吃不了辣的,肉糜蛋羹下飯最合適了。
早上給白永貴打酒時,她特地多打了兩斤,到白家去送了兩斤,剩下的兩斤就為了中午招待他們。
鹵牛肉豬耳朵這種菜,最適合做下酒菜了。
一頓飯大家都吃得很開心,直誇白小芽手藝好。
白小芽笑著道:“今天的乾鍋排骨可不是我做的,是黃寧做的。”
黃寧低著頭,很不好意思的笑。
白家老爺子和白永貴,以及白石頭,三輩人你一口我一口的喝酒。
白石頭由於年齡還比較小,不能跟著大人一起喝。
江遠山因為下午還得去書院,所以也沒法陪著一起喝。
陳桂花低著頭,很是拘謹,都不敢伸筷子去夾菜。白小芽給她夾一塊排骨,她就著排骨上的油都能吃幾大口米飯。
眼見著彆人都吃三四塊排骨了,然而陳桂花一塊排骨才吃一半。
白小芽看得心裡直歎氣,趕忙給她夾了兩塊排骨,又夾了幾塊鴨肉,夾了一些菜。
“娘,你吃肉吃菜呀,彆光吃米飯,家裡又不是吃不上飯。你到我這來大口大口的吃米飯乾什麼,帶你過來就是讓你吃肉吃菜的。”
“哎娘吃著的,吃著的。”陳桂花客氣的像個外人,簡直比外人還要客氣。
見她一口牛肉都沒吃,白小芽又給她夾了兩塊牛肉,幾塊豬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