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公孫弘的奇妙之旅 (6)(1 / 2)

漢鄉 孑與2 5076 字 2個月前

本站 0zw,最快更新漢鄉最新章節!

第一四五章公孫弘的奇妙之旅(6)

不能說古人的想法是錯的,這種推斷一般是看了曆史書的後人對他們的評價。

但是,站在古人的立場上,用他們的思維去考慮,就會發現很多錯誤其實算不上是錯誤。

隻是一旦將時間軸拉長,短視的弊端就會逐漸顯露,最後變成一個遺臭千古的大錯誤。

其實啊,所有人的眼前都是黑的,當然,這並不包括雲琅這個特例。

隻能用手頭有限的條件去臆測未來,這是一件非常考驗智慧跟經驗的事情。

雲琅以為,這跟賭博沒有多少差彆。

公孫弘一路上受到的驚喜太多,等他來到製錢工坊的時候,對這裡的新奇特場麵,已經不太驚訝了。

雲氏產業如果不能帶給他驚訝,才會讓他感到失望。

青銅錢的主要成分是銅與鉛,雲氏重新冶煉銅錢之後,也就自然地得到了這兩樣金屬。

銅的熔點比鉛高出太多,自然就很容易把他們分離出來。先融化的是鉛,後麵融化的就是銅,至於其餘的雜質,雲琅以為沒有必要做進一步的分離。

公孫弘眼看著雲氏融掉了那些雜錢,然後再把銅水倒在模板上,弄成一張張不規則的銅板,然後再次放進熔爐裡燒,在銅即將融化的時刻,把銅板拿出來,塞進兩個不斷轉動的滾輪之間,當銅板從這一端抵達另一端之後,一張比較規範的銅板就出現了,然後再把銅板放進火裡,再塞進另外一對縫隙更小的滾輪中間不斷地壓榨,如此三次之後,一張符合銅錢厚度的銅板就出現在了公孫弘的麵前。

“這是銅六,鉛三,雜質一的銅板,是青銅錢,本來我更希望鑄造出黃銅錢來的,結果,本錢太高了,隻好放棄。”

公孫弘看著麵前這張滾燙的銅板問道:“雜錢裡麵的銅多麼?”

雲琅苦笑道:“雜錢裡麵的銅含量能有一半就不錯了。”

“再加上火耗,雲氏製造新錢豈不是會虧本?”

雲琅敲敲銅板無奈的道:“還好,新錢一枚足以頂用五枚雜錢,所以雲氏製造的新錢又叫做一當五錢。”

公孫弘皺眉道:“如此一來你雲氏造錢,豈不是有五倍的利?”

雲琅搖頭道:“沒有那麼多,雜錢之所以被稱為雜錢,一來,這東西的分量很輕,二來,雜質多,其三,鑄造的粗糙。

雲氏一當五錢的分量足以媲美秦半兩,為十二銖錢,而我大漢盛行的臨苗四銖,宜陽四銖、東阿四銖、容邑四銖、下蔡四半等錢幣,顧名思義,隻有雲氏一當五的三成分量,再加上雲氏一當五錢裡的銅要比私鑄錢要高,因此,一當五並無剝奪百姓的想法。

我西北理工認為,始皇帝在統一六國後,確定統一法律、度量衡、貨幣和文字,此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功績。

並不比他統一六國的功績來的小。

他還廢止了戰國後期六國舊錢,在戰國秦半兩錢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圓形方孔的半兩錢在全國通行,結束了六國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

這對民生的促進是非常有利的。

反觀我大漢,自開國以來依舊沿用秦半兩,官府卻沒有繼續鑄造新錢,以至於私鑄錢成風。

十二銖的半兩錢,越來越小,有的小到直徑不到一分,重不到兩銖,且一捱即碎。

這是一種典型的盤剝百姓的手法,官府卻沒有製止的意思,任由百姓叫苦連天。

雲氏身為陛下的臣子,自然見不得陛下的子民被人盤剝,所以才在自己的力量範圍之內,鑄造一些新錢,補償一下百姓,雲氏自己並無獲利之念。”

公孫弘看著銅板再次被加熱之後送進了一個不斷上下衝擊的圓柱下,隻聽一連串輕微的哢嚓聲,一塊塊的銅元就從下麵的孔洞裡掉了下來。

然後又有工匠拿著銅元去了另外一個鐵圓柱下,放置好,就有年輕力壯的工匠不斷地按動手柄,一枚枚精美的銅元就出現在了他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