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雲琅的《禁奴令》(2 / 2)

漢鄉 孑與2 5215 字 9個月前

來到河曲城已經快兩個月了,冬天早就降臨了,隻是第一場雪來的晚了一些。

在這一段時間內,流散的羌人在聽說漢人並沒有繼續殺人,很多人就大著膽子回到了河曲城。

畢竟,他們已經選擇了定局,在沒有牛羊食物的時候,帶著全家老少在荒原上過冬,那完全是找死。

漢人比他們想象中好打交道,隻要是沒有攜帶武器的人,都可以進入城池。

有些薄有家財的人驚喜的發現,他們的家並沒有遭到漢人的洗劫,還有專門的漢人官吏派軍隊在保護他們家。

隻要這些人能夠證明,這裡是他的家,漢人官吏就會允許他們住進去,還給他們頒發了一種叫做地契,房契的東西,以此證明,這裡就是他們的家。

羌人們一直在小心翼翼的試探,第一家羊肉湯館開業的時候,羌人抱著血本無歸的態度做的。

結果,來喝羊湯的漢軍很多,肥美的河曲羊曆來都是草原上的美食,漢軍吃喝的很是愉快。

就在店家已經絕望的時候,漢軍吃喝完畢往往會丟給他幾個銅錢,還告訴他,用這些銅錢,就能去漢軍開的糧店裡購買糧食……

當心驚膽戰的店家去了糧店真的用銅錢換回來了糧食,聰明的店主核算過糧食跟自己店裡的花銷之後,肯定的認為,羊肉湯館子還能繼續開下去。

有了羊肉湯館的例子在前,皮貨店,布莊,以及各色店鋪絡繹不絕的開張了。

雖然店鋪的總數不多,考慮到河曲城的位置,雲琅已經不敢要求更多了。

河曲城的個經濟在雲琅眼中就是一個極度原始的以物易物的交易。

你給我一張羊皮,我給你一鬥青稞,你給我一些麻布,我給你一隻羊……無數年來,異族人就是這樣互通有無的。

雲琅在商人們的交易中特意引進了貨幣這個概念,雖說這對野人來說完全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然而,這就是文明!還是脫離了低級交易的很高級的文明,他能真正讓野人擺脫原始交易的桎梏,而後催生出更多的交易方式。

很明顯,羌人已經,或者正在形成自己的文明,他們甚至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製度——殘酷的奴隸製!

在騎都尉沒有到來之前,河曲城中,隻有族長,軍隊首領,武士,商人,有自己農田的農夫是自由人,除此之外,剩餘的絕大多數羌人都是赤貧的奴隸!

這座看似繁華的大城之所以能夠修建成這個樣子,是因為每一塊石頭上都沾滿了奴隸的血淚。

族長家的糧倉裡堆滿了糧食,族長家的武器庫裡堆滿了武器,族長家的錢庫裡有好多的金子。

如今,羌人百年的積存,全是騎都尉的。

原生的政治製度讓司馬遷入迷,他覺得這樣一個活生生的例子,讓他可以推算戰國以前的社會狀態。

並因此得出一個相對準確的答案。

在跟霍去病等人商議之後,雲琅頒布的第一個河曲城政務就是《禁奴令》。

儘管奴隸們連禁奴令這三個字都不認識,他們還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善意。

善意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讓流浪在外的羌人迅速的回到了河曲城。

雲琅其實並不懂得《禁奴令》頒布之後的真正社會含義,他隻知道所有頒布了《禁奴令》的國家都會在短時間裡迅速的變得強大起來。

這對雲琅來說已經足夠了。

他不用學漢家人常用的輕徭薄賦來收買民心,對於奴隸來說,成為自由民就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如果給的多了,表現的過於和善了,他們反而會感到恐懼。

輕徭薄賦是拿來收買早就成為自由民老油條的漢人的,他們會心安理得的享受自己的權力,而奴隸還是算了。

奴隸這兩個字傷害的不僅僅是人的身體,還會傷害奴隸本人的心智。

數量巨大的奴隸自然不能白白的喂養,以工代賑是一個非常好的法子。

從目前奴隸們的反應來看,效果非常的好。,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