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逐漸成型的長門宮(1 / 2)

漢鄉 孑與2 5015 字 9個月前

第七十二章逐漸成型的長門宮

李敢守孝中,霍去病正帶著大軍陪伴渾邪王內遷,曹襄在組織大漢勳貴們商議如何從渾邪王手中敲詐奴隸,雲琅正在攤開的長安地圖上四處尋找可以安置匈奴奴隸,又能預防匈奴人造反的好地方。

其實雲琅已經有了腹案,他覺得臥虎地就是一個不錯的地方。

這片地方不但夠大,有足夠的土地可以讓匈奴人學著種地,最重要的是這片地方三麵環山,隻有兩條峽穀通到外邊。

隻要卡死峽穀,匈奴人插翅難飛。

當初劉徹選擇臥虎地跟藩王對賭的原因,也是如此。

劉徹是不同意將所有匈奴人立刻變成奴隸的……這已經成為了一項國策,寫進了皇帝與渾邪王之間達成的協議裡。

勳貴們非常理解皇帝的苦衷,畢竟,這些匈奴人野性難馴,也不會種地。

在他們成為奴隸之前,無論如何也要消磨掉野性,教會他們種糧食,如此,對於勳貴們來說,才是最好的一種選擇。

不能立刻變成奴隸這句話非常的好理解,既然不能立刻,那就緩緩再說。

雲琅不覺得匈奴人可以在大漢苛刻的稅賦製度下成為一個自由民。

在大漢,一個自由人變成被人家的奴仆有很多種方式,比如負債,比如破產,比如犯罪,比如……不守禮!

當無數的有錢人都迫切的希望這些一無所有的匈奴人破產,那麼,這些人沒有任何可能會達成自給自足的願望,破產之後成為彆人家的奴隸將是他們唯一的出路。

知道這些情況的當然都是既得利益者,每一個想要大量奴隸的人都知道這些人的命運,不知道這些事情的長安百姓卻早就憤怒的不可抑止。

他們發誓要保護自家的利益不會因為匈奴人的到來而受損,好多親族已經開始組織族中的青壯開始巡查自家周圍,一旦發現口音不像長安的外來人,就問東問西的非常警惕。

渾邪王對大漢皇帝的慷慨仁慈非常的感激,當他們聽說皇帝不但給他們尋找了一塊肥美的土地,還專門給他們下撥了牛羊,種子,農具,甚至開始派人給他們修建屋舍,就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了希望。

霍去病在匈奴人中按照雲琅以前在受降城施行的十戶聯保政策。

一個匈奴人逃跑了,其餘九個匈奴人就要受罰……這樣就在最大的程度上保證了河西匈奴全部南遷。

不僅僅如此,霍去病按照雲琅信中的要求,還在匈奴人中傳揚一個道理。

那就是將匈奴人此次南遷當做一次勝利來描述,他們用馬蹄跟戰刀都不能獲得的大漢國土地,被渾邪王輕易地做到了。

雲琅的這個策略,深受劉徹讚同,雖然這樣的描述讓他有些丟臉,卻能有效的降低匈奴人的抵觸心理,更能對其餘的匈奴人形成一個明了的宣傳效應,如果每一個匈奴人都這樣認為,劉徹將兵不血刃的擊敗匈奴。

當然,這樣的描述讓更多的漢人惶惶不安,長安周邊的人口已經越來越多,空閒的土地也日漸減少,人一多,土地的價值自然就會顯露,此時,人性的醜惡自然就顯露出來了——先來者鄙視後來者,後來者鄙視匈奴人!

一個完整的鄙視鏈已經成型。

不論是劉徹還是雲琅,亦或是大漢國的勳貴們,都沒有打算將匈奴人完全融入大漢國的打算。

此時此刻,大漢國還是一個完全由大漢本土種族建構的一個國家,周圍的異族人不論是——東夷,西狄,南蠻,北戎全都是生死仇敵,劉徹統統欲除之而後快!

自從雲琅來到大漢,聽說過可以對前朝餘孽施行仁政的說法,對皇帝時不時地大赦天下的行為保留讚許態度。

唯獨沒有聽說對異族人可以放任自流。

雲琅在臥虎地看到了大漢皇帝是如何使用胡騎校尉的就知道了,這些人永遠都是消耗品……

曹襄不要匈奴奴隸,所以他在分配奴隸方麵是最公正的一個,他被一乾勳貴推舉為中人,負責調停一乾勳貴們對奴隸的各種要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