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雨竹打算做八個孔明燈,每人一盞,每一盞上都寫上家人的名字,以及一些吉祥話,祝願的話,讓大家齊齊許願。
正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這孔明燈跟做燈籠的構造差不多,但不同的是,燈籠的開口朝上,它的相反是朝下。
形狀的話,沒有燈籠的五顏六色,千姿百態,就是簡單的圓柱體或長方形狀。
很快,在宋雨竹跟兩個孩子的合力下,兩盞孔明燈就做好了。
小包子看著這白色的燈籠,眨巴著蒲扇一般的睫毛,還是不太相信的問:“娘親,這個真的能飛起來嗎?”
“能的,一會你看著好了。現在有兩盞燈了,娘親分彆寫上你跟小妮的名字,祝願你們倆健健康康的長大。”
“好咧,謝謝娘親。”小包子聲音甜的不行,就跟喝了蜜一樣。
“乖,娘親,這就給你寫上。”宋雨竹說著就要提筆。
蘸了蘸筆墨,正要落筆時,突然想起身旁站著個文韜武略的狀元郎。
沐逸晨的字那可謂是大氣磅礴,有這麼現成的能手,她還動什麼筆,獻什麼醜?
將筆往他那邊遞了遞,眼神示意了一下。
後者立馬會意,提起筆,龍飛鳳舞起來。
就這樣,宋雨竹紮竹篾,小包子跟小妮糊明燈,沐逸晨題詞,這一行四人分工明確,忙的不可開交。
窗外的天色漸漸變灰,夜晚就要悄悄來臨,堂屋裡亮起了幾盞油燈。
宋雨竹觀察過姐姐做花燈,她也掌握了一定的技巧,紮起竹篾來越發的得心應手。
小包子跟小妮子兩個人也糊的很認真,剛開始那個有些東倒西歪,後麵的越糊越端正。
宋雨竹看著他們認真的模樣,欣慰的笑笑。
孩子嘛,就要多動手,這樣才會更加聰明。
這孔明燈的做法還是很簡單的,基本上一看就會。
“來來來,吃晚飯了。”伴隨著宋雨芬的一聲吆喝,她跟宋大海端著熱氣騰騰的飯菜過來,看到這地上的一堆白色的燈籠。
不,這種又不像燈籠形狀,是呈方形的,也不知道叫什麼,總之是他們沒有見過的。
“雨竹,你們這是在做什麼?”
“呀,姐,晚飯好了啊。”宋雨竹愣了一下,反應過來後,忙讓人將這些孔明燈都移到一旁的地上。
再將桌上簡單快速的收拾了一番,再拿乾布巾擦拭了一遍。
宋雨竹上前一步,接過她手裡端的菜肴,擱在桌上,隨意的解釋道:
“是祈福用的孔明燈,每人一盞,先不多說,吃了飯,我們一起放,一會你們就知道的。”
她俏皮的眨巴著眼睛,模樣透著數不清狡黠,也賣了個關子,俘獲了眾人的好奇心。
不得不說,她這一招,還真是將眾人的好奇心勾得癢癢的,就像貓兒在撓一樣。
“怎麼了,你這丫頭,還提前說不得了,弄得神神秘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