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淳之口號喊的響亮,為人做事更是妥帖漂亮,再加上有心人宣傳,很多人都知道了王淳之的‘仁義’,紛紛想著去投奔,哪怕去除掉了大部分的人,王淳之的軍隊仍舊如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壯觀。
與此同時,某些人也動了。
王家堡內,李平安第一次給老爺子
透了底,李老爺子心裡一驚,失態的打翻了自己手中的茶杯,豁然起身,不敢置信道,“你說的可是真的?”
“千真萬確。”李平安道。
比起之前心裡還會患得患失的他來說,現在的他已經沉穩了許多,畢竟多次一個人辦妥事情,對這個少年來說是一個極大的磨礪。
“如果琅琊王以後真的能兌現自己的承諾,那麼你爺爺我絕對能把那些老夥計都拉進來。”李老爺子道,並沒有坐下,他也坐不下去,而是一直來回走動極力緩解自己心中的震驚。
王淳之承諾他得天下後可以讓商人之子也能參加科舉。
這對他們這些有錢卻不能得到名望的商人們簡直就是天大的誘惑。
原先李老爺子願意跟著王淳之乾,那是因為他看好王淳之,但是任他想破腦袋,他也不敢想象王淳之居然會給予商人們這樣大的恩賜。
可以說,就這一個條件,就足夠那些苦於身份的商人們傾家蕩產的去支持王淳之了。
好半天,李老爺子才冷靜下來,道,“平安,過幾天不是又有一批南方商人們要過來這邊麼,你把這個消息透露出去,讓那些人全都帶回南方去,就說,商人的子嗣未來能不能也參加科舉,就看他們的力量了。”
王淳之的確承諾了商人子嗣可以參加科舉,但前提是他能真正為王。
要不然空有口號卻辦不到有什麼用。
但是現在不同了,如果王淳之隻是一個小小的王家堡堡主,商人們自然會認為王淳之在說大話,說不得反而會記恨王淳之戳到他們的痛處。
琅琊王所帶來的分量就不一樣了。
一旦王淳之真正拿下山東,真正成為一方諸侯,有了爭奪天下的一絲希望,那麼那些眼前看到希望的商人們隻會前仆後繼的跑過來支持。
去支持彆的諸侯,能得到的隻是錢財上的回報,王淳之卻惠及了他們的子孫後代,能讓他們改換門庭。
誰的承諾更誘惑,一目了然。
“平安,你以後就專門負責南方,我去通知一些老夥計,來負責北方。”李老爺子安排好道,蒼老而又年邁的身軀裡好像突然湧進了一股活力,王淳之對商人們的承諾,讓他重拾起了年輕那會的雄心壯誌。
他知道王淳之一下子讓地位最低的商人從最底層翻身所帶來的阻力有多大,但是為了後代子孫,拚上一把又如何。
另一邊,隔壁縣令不停歇的拜訪了諸多還活著的齊地同僚,每次都說的口乾舌燥,這才讓那些同僚選擇靜待時機。
直到魯王身亡的消息大麵積的傳開以後,齊地那些還活著的官員們隻是驚慌了一會,就淡定下來了,畢竟他們齊地已經經曆過一次齊王身死的洗禮了。
對比一下魯王的慘死,他們齊王可是安穩下葬的。
贏了。
沒過多久,有關琅琊王的消息比琅琊王的軍隊還快的傳過來以後,那些齊地的官員對隔壁縣令的態度來了一個大轉彎。
隔壁縣令也收到了消息,很快就反應了過來,這次,該換他把態度端著了。
原齊地的官員看著他這樣的態度不由暗恨,卻也隻能自歎,隔壁縣令近水樓台先得月,提前投靠了琅琊王這座大山呢。
好像看出他不服氣的態度,隔壁縣令不由好笑道,“你知道我這一路遊說的都是什麼官員麼?”
招待隔壁縣令的官員不由一愣,問道,“怎麼,你還對我們挑挑撿撿的?”
隔壁縣令點了點頭,讓招待他的官員不由一愣,然後就聽見隔壁縣令對他道,“我可不敢給琅琊王招攬那些品性不好的人,到時候那些人若是被琅琊王殺了,我麵上也不好看不是。”
官員聽了不由直恍惚,“他怎麼敢這麼做?”要知道那可是投靠他的人啊。
“人若是都做不好,又何談為官呢,在琅琊王眼中,那樣的官員就是蛀蟲,不趁早殺了,難道還要留著那些人浪費糧食?”隔壁縣令不由歎道,再次歎道他為人隻是功利一些,並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要不然就算離得近,投靠過去,也落不了什麼好下場。
尤其是在知道琅琊王收複的是齊魯兩王的兵力之後,隔壁縣令就無數次慶幸自己當時還好選擇了去投靠王淳之,要不然過了魯兵的手,哪裡還能有現在的地位。
而被王淳之所收複的地方,俱都展開了種植糧食和養殖家畜的大業。
種糧食的書是王淳之編寫的,讓那些以種地為生的百姓們如獲至寶一般。
書上,王淳之把這個地方什麼氣候,什麼土壤,該種植什麼樣的糧食產量高,收益大,全都寫的清清楚楚。
不僅如此,上麵還總結了不少種地的竅門,那些幾乎都是那些老農們一輩子才摸索出來的經驗,可謂是手把手的教百姓如何更好的種植糧食出來。
有些目不識丁的百姓們甚至為了能夠看懂書上麵的字,還跟著會認字的人從頭開始學了起來。
農業事關民生大事,就沒有不上心的人。,,網址 ,:,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