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六盤山上高峰(1 / 2)

新書 七月新番 5857 字 6個月前

“山高而長,北連沙漠,南帶涇、渭。關中四塞,此為西麵之險。”

這是第五倫在山麓東麵仰望這道山脈後給出的評價。

他說打隴阪是“仰攻”,這是字麵含義,因為陳倉一帶地勢平坦而低,但向西北行則越來越高,當抵達隴阪腳下時,眼前這道山脈卻陡然上升!

“其阪九回,不知高幾許。欲上者,七日乃得越。”

這意思是,隻知道險峻得翻到對麵山腳都得走七天,至於多高,隻有天知道。

但今日,當第五倫隨軍抵達此處時,卻偏要測一測這“不知幾許”的高度。

對數字和器械較為敏感的水衡都尉杜詩被調到西線來,與身在長安的任光一東一西,統籌漕運輜重事宜,當第五倫問他能否有辦法測出隴山高度時,杜詩道:“臣隻能用偃矩望高之法,粗略量出。”

第五倫讓他當場演示,杜詩的偃矩法純粹利用經驗,得出的答案距離實際肯定很遠,隻能說“或有八百步左右。”

第五倫卻還不滿意,隻笑道:“予倒是有兩種方法,可量得隴阪之高!”

一種是使用多次測量傳遞的方法,就可以測量出各點之間的距離和高度差,得到了一千零九十步的結論。

其次,則是第五倫令材官營將大黃弩屯用於測量目標遠近高度的“經緯儀”拿過來。

這所謂的經緯儀,其實是設在一個框架上的三條橫線和三條豎線,縮小版的安在大黃弩望山上,射手利用十字網格就可以上下左右地瞄準目標了。此物同樣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測山之高,用算家勾股之法反複推算後,亦得一千多步。

杜詩大受震動,在那用經緯儀對著旗杆等物比比劃劃,準確度確實很高。隨著少府全麵開工,將武德皇帝任何設想都變成現實,近來軍中的小器械是越來越多了——儘管大多數做出來後一試,發現是沒啥用處。

這次測量肯定比以經驗猜測要精準,一千步,相當於這是第五倫他們所在山腳營地,與遠處隴阪隘口的高度差。

從平原地帶,在短短數十裡範圍內,高度驟然上升千米之巨,這在冷兵器時代,有多麼的可怕?

第五倫也想起了那首《隴頭歌》:“難怪關中民夫被征召去隴右服役,在這座山上都能走哭了,反叫隴右人笑話。”

平常尚且如此,戰爭時期,來自關中的軍事力量想要衝上去何其難也,巨大的坡度的險峻的道路,不但對人馬體力是極大考驗,輜重運輸也是一項難題。

那能不能繞道呢?很遺憾,即便隴關道如此難走,卻已是翻越隴關的“坦途”。

更麻煩的是,在過去的曆史中,甚少有勢力在此留下戰爭記載,秦人翻隴山向東沒遭到群戎多大阻礙,而漢初時漢軍暗度陳倉後,也很輕易就打到隴右了——當時隴右是章邯統治,秦人恨透了這個害他們二十萬子弟被楚軍屠殺的家夥,反而對“約法三章”的漢軍頗為歡迎,相當於傳檄而定。

於是第五倫也沒有戰例可以參考,隻能讓將吏們一點點摸索。

“大軍要進攻隴阪,應該以半山腰的關山草原為前進營地。”

這是來自萬脩的提議,關山草原在隴山東麓中段,據說這裡就是秦人祖先非子為周王牧馬之地,有大片平坦之處,可以安營紮寨,容納上萬人入駐,時值盛夏,草地豐饒,亦能減輕牲畜食秣的壓力。

可再往上就沒那麼容易了,隴關道開始變得極其狹窄曲折,要通過盤山路一點點往上挪,而山道儘頭,則是險峻的隴阪,隴軍已經在那以逸待勞,痛擊任何仰攻關隘的魏軍。

前鋒光跋涉就花了三天,第四天發動了試探性的進攻,結果十分讓人沮喪:一向驍勇的親衛師都被攆下了山。

第五倫光是在關山草原觀戰,就能感受到戰鬥的艱巨,隻歎道:“予算是明白,當初綠林王常在麵對潼塬時的心境了。”

隴阪比潼塬更險,不管魏軍在隴東有三萬、五萬甚至是十萬人馬,在狹長的隴道上,兵力優勢將被抵消,大型攻城器械更是絕對運不上來,小型的投石器在關山都找不到地方安放。

在進攻持續到第三天的時候,即便第五倫為先登設置了重金犒賞,但又一個旅在隴右良家子和徒附兵的反擊中敗下陣來。

久拖對峙下去也沒個儘頭,因為隴山西麓較為平緩的緣故,隴軍支援、補給都比魏軍方便。

這也是第五倫此番征伐,必須分兵緣故:與其十幾萬人擠在山腳下加重補給負擔,還不如兄弟上山,各自努力呢!

仗打到這份上,第五倫算是清楚,想硬生生從正麵打破隴關何其難也,他開始讓軍隊陸續撤回山腳下,在關山草原留數千人,虛張聲勢保持壓力即可。

接下來隻能等小耿和吳漢合計蕭關道的捷報了麼?可哪有那麼輕易,吳漢被第五倫設計了一波,用雜號將軍和侯位,把老吳從幽州騙到了關中,而他手裡的幽州突騎則由景丹接管,如此一來,剛加入的”幽州係“就掌握在了第五倫嫡係親信手中——他失心瘋了才把軍紀極差的漁陽突騎調到關中來禍害地方呢。

所以吳漢的“獨立師“雖然番號沒變,但人已經換了一茬,目前是將不識兵並不識將階段,從北地西擊,一路上依然是艱難險阻,城得一個一個拔。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